她的?目光一寸寸地扫过校场上的?战士,而后深吸一口气,沉声开口:“将士们,今北秦宵小,入我淮北,俘我民人,侵扰我边关,虐杀我将士,而欲倾覆我社稷,摇荡我边疆。我等身着戎服,手执矛戈,此?情此?景,安能不追念前勋,矢志报国?”
李虎站在台下?,当先?喊道:“追念前勋,矢志报国!”
一阵又一阵的?声浪响起,将士们高举右臂,一遍遍大声喊着“追念前勋,矢志报国”。
郗归眼中出现了泪意。
她闭了闭眼,阻止眼泪滚落,而后睁开眼睛,坚定地看向?前方,伸手示意将士们停止呐喊。
她从潘忠手中接过一碗酒,重复那段曾经?听过无数次的?誓词:“我北府将士,上下?一心,志存报国。凡我同盟,既盟之后,戮力一心,以救社稷。若北寇不枭,义无偷安。有渝此?盟,明神残之!1”
烈酒浇洒在地面上,溅起微扬的?土花,将士们的?声音一阵高过一阵:“有渝此?盟,明神残之!有渝此?盟,明神残之!”
震天的?喊声中,郗归走向?点兵台侧。
几日之前,那里多了一个巨大的?,以红绸覆盖的?东西。
郗氏部曲守在那里,以至于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
此?时此?刻,在两万余名北府军将士的?目光中,郗归伸手,掀开了那面神秘的?红绸。
只?见红绸之下?,是一枚巨大的?石碑。
石碑最上面刻着高平郗氏的?徽号,其下?则是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名字。
“刘坚!”
“末将在!”
“上前来,为诸将士,诵读此?碑。”
“是。”刘坚小跑上前,停在碑前,怔愣了一瞬,而后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太昌三年四月廿八日,我北府军两千八百一十六人北征御敌,特为此?碑以记之。北征者:刘坚、李虎、赵信……王草、沈义。”
刘坚念了很久,才终于读完了所有人的?名字。
郗归看向?李虎身后的?将士,高声说道:“此?次出征之人,乃为江左而战,为我们每个人的?家小而战,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战场凶险,诸位出征之后,高平郗氏每月都会往你们家中送去?米粮。诸位若荣立功勋,则按功论赏,一人不落;若不幸牺牲,我高平郗氏,将为尔照料父母妻儿。北府军不会忘记任何一个将士,郗氏一日不灭,此?誓一日不违!”
校场上呼声雷动?,郗归一遍又一遍看向?将士们的?面容,风萧萧兮易水寒,经?此?一别,不知有多少?将士,将永远地葬身江北。
大风吹动?猎猎的?军旗,她心中有伤感,但更?多的?是意气。
此?情此?景,谁能不被将士们身上的?昂扬士气所感染呢?
誓师之后,第一批将士便要前往渡口,北渡作战。
郗归身骑骏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带着这两千余人,走出了校场,穿越半个京口城,前往江边。
对队伍中的?很多人而言,这也许是他们最后一次走在京口的?街道上。
道路两边满是送行的?百姓,郗声正带着刺史府衙的?大小官员等在江边,预备着为将士们饯行。
尽管高平郗氏已经?为将士们准备了征衣,但百姓们还是争先?恐后地挤上前来,想?要把手中的?衣物和干粮递给士兵们。
这是郗归第一次在江左看到箪食壶浆犒师拥军的?场面。
不知谁先?哭着喊了一声“平安归来啊”,带动?了一片百姓。
一时之间?,道路两旁充满了不舍的?低泣声。
一位年轻的?将士抹了把眼泪,大声唱起了军中常唱的?一首歌:“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2
旁边的?士兵加入了歌唱的?队伍:“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3
越来越多的?声音响起:“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4
这是改编自《小雅·出车》的?一首戎歌,讲的?是南仲于国家危难之时整军出征,伐猃狁、攻西戎,最终凯旋而归,献俘告庙的?故事。
郗归在马背上看着将士们与百姓一道齐唱此?歌,心中发起了一阵久违的?感动?。
在过去?的?很多年,她对江左的?感情,都是由于郗岑而产生的?附带品。
就连北伐,最初也只?是为了完成郗岑的?遗愿。
可此?时此?刻,她却后知后觉地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她爱这些?人,爱这些?平凡但伟大、普通却真?实的?人间?烟火,她发自内心地想?要守护他们,而绝非仅仅觉得应该如此?。
大军出征之后,郗归回?到家中,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很是不习惯。
她略微假寐了一会,到底睡不安生,索性让南烛拿来了三吴之地的?账本。
这几个月以来,派去?三吴经?商的?人马盈利颇丰,郗归一页页翻着账本,心中踏实了许多。
南星捧过来一碗姜汤:“女郎,喝点姜汤,暖暖身子吧。账本一时半会又看不完,您累了这么些?日子,快好好歇歇吧。”
南烛也附和着说道:“是啊,今日风大,您吹了那么久的?风,该好生歇息才是,免得风邪侵体,伤了身子。”
郗归接过姜汤,用小匙喝了两口后,索性端起玉碗,一饮而尽。
她将玉碗递给南星,接过南烛手里的?清茶漱口。
然后便靠在几边,再次翻起了账本:“哪能歇得住呢?我们都没有去?过江北,不清楚那边的?情势。这次北渡的?将士,占了北府军的?七八成。如若战事不顺利,京口、晋陵一带,不知有多少?户人家要挂上白幡。再者说,这是北府军重建以来的?第一战,必得大获全胜,才能鼓舞士气,也好在朝堂上多些?话语权。那些?世家本就不愿让淮北流民迁徙至京口,若是此?役败了,还不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