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付了车钱,老成的服务立马就周到了许多,一直把杨氏送到她大哥杨得的“福喜杂货店”门口,还动手帮忙把那两只竹篓给搬了下来,才告辞离去。
杨氏又叫住他道“老成兄弟,你下晚家去的时候,到我大哥这来一趟。我今儿要买两口大缸,你帮我捎回去,到家再算钱把你。”
老成忙答道“好嘞你尽管忙去吧,我一定帮你捎回去。”
杨氏这才放心地转头,见来喜那小子笑呵呵地迎出来了“大姑,今儿咋来的这么早我也才开门没一会哩。”
他白皙的脸庞,眉梢眼角都是笑,脸相继承了他奶奶和他爹的柔和,而不像他娘那样线条刚硬,是个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的男娃子,倒也没辜负了“来喜”这个名儿。
杨氏笑道“今儿正好遇到村里的牛车,捎了我一程,自然就早了些。”
两人说话间就走进杂货店。
这间店虽然不在集市中心,离得远了些,却正好位于进入集市的道路旁,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得见,生意倒也还不错。
店面狭长,两边摆放的都是些家常用具。
竹篾编制的簸箕、撮箕等放在架子上,层层叠叠地摞在一起;那些大缸、瓦罐、粗瓷碗盘等则放在地上,并用稻草垫着,想是担心碰坏了。各项货物都码放的整整齐齐,丝毫不显杂乱,站在店门口,所有的东西都一目了然。
因此,这店才开了几天,倒也传出些口碑,一些赶集的乡亲渐渐爱进来瞧瞧,有些啥趁手好用的东西能带回去;就是那在各村开小铺子的人上集来进货的时候,也会捎上几样东西带回去卖。
要说这成绩可都是来喜挣来的。
他脑子灵光,每天把杂货店收拾的清爽干净,货物归拢整齐,又能小意迎客,要是人买的东西多,他通常都能少些零头,让进来的人无不欢笑而出。
杨氏笑着对来喜道“快去吃饭,一会咱俩就要去卖菜了。”
说着,到后边的厨房里找到炉子拎出来,又拿了两个碗,满满地拿了两碗下水送进厨房。
这时,杨得从茅厕里出来,瞧着妹妹笑道“今儿来的早。”
杨氏笑着把搭车的事说了。
杨得点头道“这样就好,我还担心你这样来回跑,时间长了身子吃不消哩。家里有个躺着的,你可不能再躺下了。”
杨氏连说自己没事,都注意着哩。
来喜三口两口地扒完了玉米粥,一边赞叹地对杨氏道“大姑,菊花做的这香酱,早起吃粥再好不过哩。有了它,这玉米糊糊也没那么难吃了。”
杨得板脸道“有多难吃磨得这样细,熬得这样浓,还嫌不好,你就知足吧你大姑挣两钱容易么见天给你带菜,咱每天都不用做菜了。”
杨氏笑道“都是不值钱的东西,说这些干啥来喜可帮了大姑好大的忙哩。”
来喜呵呵地笑,看着大姑就觉得亲切。到底是自家姑,比二婶好多了二婶可是连根针都舍不得送人。
吃完了,杨得摧来喜快跟大姑去二里铺卖菜他晓得杨氏家里忙着哩,早些卖完了也好回去。
来喜挑起担子,杨氏一手提着小柴炉子,一手拎着个篮子,里面放了些木柴和火钳等用具,两人便往二里铺去了。
第三十五章在二里铺卖菜
更新时间2o1241517:o1:14字数3474
二里铺人来人往,清辉江堤岸边更是闹哄哄的。远远望去,一条条的石板台阶从江边爬上堤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这样的台阶。
不时有人从下面的船上跳下来,通过台阶爬到岸上,那些早起来赶集的乡里人不停地从这里涌向集镇;也有人从岸上下去江边,把货物送上或大或小的船只。
江堤的旁边也十分的平坦,但除了有几个卖馒头和汤面的小摊外,并无其他的铺子出于安全考虑,这地方是不能建房屋的。要是潮汛来临的时候,那是跑也跑不及。
下塘集说大实在不大少有富户和大商家愿意在这居住的;说小也不小十里八乡的农户都指着从这买东西哩
实在是这儿比较偏远,既不靠近上游的清辉县城,也不靠近下游的临湖州,又没啥特产文化,注定不能成为商业重镇。要不是清辉江打这儿经过,还不知怎样被人遗忘哩。可是通过清辉江去临湖州的大船也不会在这停留,就算偶尔停留,也不过买些船上缺少的日用品,不会大肆购买货物的。
但是,有了清辉江,还是让这儿的人生活方便了许多。那些行色匆匆又满脸风霜的乡下人,将自家产的一些东西拿到集市上卖了,再换回家里需要的生活用品。
他们的脸上有疲惫,却没有愁苦和绝望,而是边走边大声议论今年的收成、家里添置的东西、来年要种些啥等话题,在他们那简单的头脑里,只要不停地劳动,日子总会有希望过好的。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杨氏卖菜的担子一放下,便有那些正啃馒头和窝窝头的汉子围了过来,有些手里还拿着碗以往他们手里可没有碗。
杨氏把柴炉子的火给拨旺了,又加上几根木柴;来喜把扣在竹篓里的锅放上炉子,又从篮子里拿出用布包着的木勺,将瓦罐里的猪下水拿进锅里。
那香味立时四下里飘荡,引得还在干活的人也不停地侧目。可是这会儿好多人活还没干完,吃早饭的人还少,赶集的乡亲也还没有回头,所以,也只有几个人买了下水。
一个黑瘦的汉子买了三文钱的猪下水,有两文是单放在一个小罐子里,要带回家去的。
他蹲在地上一边吃着菜,时不时地啃一口手中的玉米窝窝头,一边对杨氏道“大嫂,你这菜的味儿做得实在好。昨儿俺买了一文钱的菜带回家,俺的婆娘和儿子都喜欢吃。说忒划算了,一文钱,连个白面馒头也买不到哩俺的婆娘今儿让买两文钱的,带回家把儿子解馋,还省了钱”
旁边一个老汉说道“可不是,这菜吃了干活身上都有劲儿。这闺女也实诚,每回拿的也多,一点不像那些奸猾的生意人。”
杨氏笑道“我这是小本生意,全靠心细要洗得干净,猪下水才不会有怪味;还要烧的精细,吃起来味道才香。我是想做常远的生意,又不是卖一阵就不卖了。就是将来有人也烧这个来卖,你们瞧着我家的菜又便宜又好吃,一直还买我的,那就成了。卖那么贵,没人吃得起,有啥用”
黑瘦的汉子笑道“别人俺不知道,俺可是一定会买你的。昨儿大愣子见这个好吃,也买了一副下水回去,花了四文钱。他婆娘洗了半天,结果烧出来臭哄哄的,没人吃,全倒了。你说四文钱能买两大碗请牢记收藏,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