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鸿麓书院杜先生偕学生马致远求见。
“请他们到书房”,宋明德吩咐。
“去跟安人说一声,鸿麓书院的杜先生和马秀才来做客,一会去内院给安人请安”,宋明德吩咐长随长顺。
宋攸宁正在练字,瑞红来传刘氏的话,让宋攸宁去畅和堂一趟。
“母亲说了什么事吗?”宋攸宁问。
“安人没说,”瑞红笑答,“听说鸿麓书院的先生带着一个秀才来做客,一会去给安人请安”。
“我换身衣服就去”,宋攸宁应道。
这一世的父亲还真是个行动派——昨天商量的事,今天人就上门相亲了。
宋攸宁换了身素雅的衣服,带着绿意向畅和堂去。
“女儿给母亲请安”,宋攸宁上前行礼。
“不必多礼,快起来说话”,刘氏示意她坐下说话。
宋攸宁应声坐下,看着憔悴的刘氏,不由泛起一股心酸:“娘您要多保重身体,您都瘦了“。
“嗯”,刘氏点了点头。很快,丫头们都退了出去。
刘氏开口说道:“一会儿,鸿麓书院的先生带着马秀才来,你看一下,不合适我们再瞧别的。”安家的退亲好似打开了刘氏”自暴自弃“的开关,光明正大让女儿偷看未来的女婿,毫不避讳。
“安人!”
“什么事?"刘氏问道。
“长安带马秀才来给安人请安。”茜红脆声回答。
“请进来吧”,刘氏一边吩咐,一边示意宋攸宁进暖阁去。
一位穿月白锦袍,头戴同色儒巾的青年人从外面进来,到刘氏面前躬身施礼:“见过安人”。他身材挺拔,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刘氏心中暗赞,笑着点点头:“免礼,快请坐吧”。
青年站起来又行了一礼才落座。
宋攸宁透过暖阁窗纱望去,见他唇红齿白,眼睛炯炯有神。
刘氏微笑着问:“你是京城人?”
“在下家住京郊昌平,今年22岁了”。“马秀才答道。
刘氏笑了笑:“订亲了没有?”
马秀才回答说道:“尚未订亲。”
“家里还有什么人呢?”刘氏问。
“有一个姐姐,已经嫁人多年了。“马秀才回答。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回京城吗?”
马秀才拱手作答:“没这个打算。现在湘安府读书,等明年的秋闱。如果侥幸得中,看能安排到哪里,如果不中,还留在鸿麓书院读书。”
刘氏微微点头:“书院的先生还在等你吧,我就不留你了,让小厮带你去前院吧。”
“在下告退了”,马秀才又拱手施了一礼,走出门去。
宋攸宁从暖阁走了出来。
刘氏见她出来,便殷殷问道:”怎么样?”
“但凭母亲做主!”说完宋攸宁转身离去。
刘氏笑着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这孩子害羞了?”
晚饭后,刘氏来了绿满轩。
“娘”宋攸宁连忙站起身来朝刘氏施礼。
“起来吧。”刘氏拉起女儿问:“马秀才怎么样?”
宋攸宁想了想答:“很好。”
刘氏有点惊讶她的直率,随即大喜:“那就太好了。”
宋攸宁拉住刘氏的手:“谢谢娘亲关心。”刘氏笑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