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在一起?”他轧出苗头。
“再见。”她礼貌地说完,挂掉电话。瞥见施源在看照片。去年她与家人去北海道旅游拍的,冲了几张出来,大的放在家里,小的做成大头贴,贴在车上。他细细端详:“这是你弟弟?”顾清俞点头。他道:“还是小时候的模样,”停顿一下,“一晃眼,你弟弟都娶妻生子了。”她笑笑,“二十年了。要是还单着,我爸该吐血了。”
“那你呢,怎么不结婚?”他忽道。
“嫁不出去呗。”她耸耸肩。回答得十分爽气。这是昨天以来初次涉及有些敏感的话题。但也还好。老同学多年未见,问一声“你怎么不结婚”,在可接受范围内。通常女人这么自谦,男人就该立刻说“哪里,你条件这么好”,或是“你要求太高”。他却只是点头:“看得出,你事业心很强。”
“一般。”
“先工作后家庭,现在像你这样的职业女性很多。”
“也没有。”
“成功女性,女强人。”
“谈不上。”
不知怎的,她忽有些不耐烦起来。这样的对话,没营养,而且无聊
。他好像真的只是个搭顺风车的路人,纯粹为了打发时间,言不达意。她感觉心头像有只爪子挠过,介于疼与痒之间,却又无从着手。好在开车是个借口。她不再与他攀谈。沉默着。偏偏又堵车。手在方向盘上轻叩,笃、笃、笃,为这别扭的安静添些声响。也是缓冲。她问他要不要喝水,“旁边有矿泉水,自己拿。”他拿了一瓶,却不拧开,握着。手便不至于没有地方放。她知道他也尴尬。气稍平些,又有些内疚了。怨气来得莫名其妙,自己也觉得没意思。其实真是怪他不得的。她又何尝没在敷衍。况且还是她先找的他。他也算厚道了,否则一句“咦,你怎么来了”,她便立刻处于窘境。她挑的头,又不说明,他陪她将这久别重逢的情分演到位。已是极配合了。她心里叹口气,又有些不甘。说到底,终究还是他爽了约。便是当年没人接收,后面总归回来了吧。只差了两三年工夫,为何不去寻她?连声道歉也没有。顾清俞又找到了这一回合的关键词:讨个说法。他问她“为什么不结婚”,该是无意的,却触了她的痛处。由他嘴里说来,完全像是讽刺了。偏偏这层意思也不能提,否则更窘。男人不该让女人难堪。可面对他,她竟觉得自己处处是劣势。说不得,也做不得。连发火也没道理。心头那只爪子愈发尖利起来,一道
一道,都把皮肉划出血了。
“豆浆店那女人,”顾清俞斟酌着语气,笑意挂上嘴角,“——你女朋友?”
他一怔,“不是。”
“我看你们挺熟,”她说下去,“你没到的时候,他们就在谈论你,说你一年花在她身上的钱,总有好几万。”
“别听他们瞎讲,”他先是有些慌张,随即意识到她说的是“花钱”,这里头的含义其实是有些暧昧的。她这么说,着实不太客气。他停顿一下。没想好该不该生气。她是故意这么说,还是不小心。不好判断。“那女人叫莉莉,”他索性道,“做点小生意。”
“我知道,在隔壁菜场卖水产。”
“我们这边,小地方,不能跟你们那里比。头碰头、脚碰脚,大家都是朋友。”
她笑了一下。她就是要他沉不住气,左支右绌,那样才好。她借着看反光镜,余光瞥过他的脸。虽说一动不动,到底也有些异样了。“豆浆里的糖,我看也是她替你加的。”这话一出,她不禁有些后悔。愈是关注细节,便愈处于下风。不闻不问才是对的。加上一句,“——豆浆味道还行,就是那只豆浆机,忒脏。用过也不洗,抹布一擦,又弄下一拨。抹布也不晓得干净不干净。你有空劝劝你朋友,食品卫生还是要讲究的。”
“小店家,做的也是街坊生意。我们这边人不讲究。”
“油墩子倒是许久没见了。要不是减肥,我也
想买一个吃。”
“你减什么肥?再减就太瘦了。”
“我是脸圆,身上瘦,吃亏——莉莉正相反,我刚刚看她撩衣服,小肚子都凸出来了,偏偏一张脸还是瓜子脸。这种女人最合算。”
他朝她看,有些无奈地。应该是想说“为什么老是提莉莉”。忍着不出声,拧开瓶盖,赌气似的喝了一大口水。目光转向窗外。嘴巴动了几下,想说话,又停下。反反复复地。
上海的夜景,绚烂中带着几分迷离。灯光也是猜不透,明暗之间,把某些东西隐去,又把某些东西无限放大。摆到人们面前。偏偏又是毫无道理可言。
“我晓得,”他的声音忽然变得有些低沉,却更清晰,“——你有点看不起我。”
她眼望前方。一时不知如何接口。空当容易引起误会,倒像是默认的意思。但随便回答似乎也不对。都说到这步了,之前那些铺垫都是空的,此刻才是实打实,沾皮带肉。他想表达什么呢?生意眼看着做不成,以后也不大会再见,索性把话撂开。也落个痛快。她猜他或许是真的生气了。真要是陌生人倒不搭界了,这样半熟夹生的故人,才最要命。回忆、梦想、友情,还有些许朦朦胧胧的男女之情。掺杂在一起,像一盘乱到极点的残棋。无从把握。她手放在方向盘上,竟有些微微发抖。离他的家还有不到两公里。该是接近尾声了,偏偏又是这样
的气氛。她脑子里忽然浮现出他二十多年前的模样。他大她半岁。她发育晚,十二岁依然是小萝卜头的模样。他却已是半大小伙子了。高她一个头。白衬衫外面套件羊毛背心,领口那粒扣子也系着。站得笔挺,又不做作。看人时把“架梁”往上轻推,说话声不大,却口齿清晰。他是班长兼英语课代表。听他读英语课本,是种享受。那时对他有好感的女生不在少数,大多是暗恋,也有个别会主动示好。他总是注意分寸,绝不让对方难堪。她是学习委员。工作上交流多,又住得近。他叫她全名,“顾清俞,等我一下。”“顾清俞,油墩子吃吗?”“顾清俞,一起出黑板报吧。”“顾清俞,恭喜你拿了第一名”……她喜欢听他的声音。唯独对着她,他才那样讲话。语气介于端正与亲昵之间。与众不同。虽然不曾说破,但女孩特有的敏感与细致,让她从未怀疑过这点。两人都是极聪明的,即便在那样老派的年月里,依然保持着某种默契,既不耽误学业,也不让彼此反感,落落大方又心知肚明。这层关系里,男孩子的态度往往更加关键。女孩子又怎么好意思占据主动呢?他小心翼翼、不动声色地,呵护着她,还有两人间的珍贵情谊——直如此时此刻,他努力呵护着他那点可怜的自尊。她怕他会哭出来。虽然事实上,她完全可能会
比他更早哭出来。他是她的神,抹不去的。这些年,她是借由这层意思才坦然过来。我行我素,那只是外面的壳,他才是她心里的“底”。像生煎馒头底下那层厚厚的焦皮,托着里头的汤汤水水,再怎么晃悠,外头始终是稳的,波澜不兴。他狼狈,她比他更加难受。切肤之痛。
“没有。”她一字一句地,“——我永远也不会看不起你。”
他先是不动,随即嘿的一声,把头发向后捋去。额头那块青灰,若隐若现。叹口气,捋一下。反反复复地。叹息声也会打转。一波三折,行行止止。他低下头,拧开矿泉水,却不喝,一会儿又盖上。听她缓缓说下去:
“你不知道,重新遇见你,我有多么欢喜。不管你是不是我印象里的施源,不管我有多么意外、吃惊,甚至是失望。能够遇见你,我现在只剩下一种心情,就是欢喜。欢喜得不得了。我甚至希望这段路没有尽头,你可以一直待在车上,陪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