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红楼之板儿的种田生活42 > 75第七十五章(第1页)

75第七十五章(第1页)

王珣闻声回头,却见是一美貌少女,约莫十四五岁年纪,高鼻深目,相貌明艳,肌肤白如羊脂,满头乌打着数十根细辫,间坠着各色玛瑙,珊瑚;身上穿着洋红缎子小袄,大红织金锦裙,足蹬鹿皮小靴,手持一根淡金色马鞭,腰间还带着一柄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

这样的容貌打扮,一看便不是汉家女子,再看其身旁的十几名气势摄人的护卫,心下便猜到对方来历不凡,王珣不欲惹麻烦,垂眸道“不知是姑娘所遗,多有冒犯,物归原主。”说罢将镯子交给清风,使了个眼色。

清风会意,接过镯子递给那少女身旁的护卫。

那少女却看也不看,饶有兴致看着垂眸的王珣,嫣然一笑,娇声道“你捡到我的镯子,我应该道谢才是,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王珣微微皱眉,不管少女是什么来历,他都不想沾惹,道“不过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姑娘不必介怀。”当下略微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开。

张三与李四一直都笑呵呵看着,清风更是十分得意,暗道我们家少爷才瞧不上蛮夷女子,便也紧跟着离开。

那少女还未反应过来,便不见了对方踪影,她一向自诩美貌,没想到好容易看上一个汉家少年,却对自己避之如蛇蝎,从小到大,她都没这么丢脸过,顿时又羞又气,脸色涨的通红,恨恨躲了一下脚,咬牙道“岂有此理,敬酒不吃吃罚酒”当下便喝命左右“去将那少年给我抓回来”

一众护卫却皆垂下头,纹丝不动。

少女越恼火,手中的鞭子便挥了出去,众人也不敢躲,直挺挺受着。

便在此时,一个身穿裘衣,身材高壮的男子从店铺出来,沉着脸喝道“云朵,不许胡闹,你忘了我们是来办正事的”

少女似乎对这男子十分忌惮,闻言嘟囔了几句,不甘不愿放下鞭子。

围观众人见了都暗暗摇头,平安州常有夷族部落带着牛羊马匹来以物易物,夷族民风开放,姑娘们也十分大胆热情,然而像这样娇蛮的却是少见,幸而方才那少年跑得快,不然可要吃苦头了。

裘衣男子也不理会众人眼光,命人收拾好行李马匹,当即带着少女策马离去。

众人见没了热闹可看,议论了几句便也散了。

旁边的酒楼雅间,一个穿着宝蓝缎面紫貂锦袍,神色清冷的年轻男子看着远去的一行人,面上若有所思,沉吟片刻,敲了敲桌面,淡淡道“去查一查这行人的来历。”

一名黑衣护卫模样的人领命而去。

一直垂手侍立在旁边的中年男子忍不住道“王爷难道怀疑那些人是鞑靼人”

锦衣男子闻言扫了他一眼,微微一笑,笑意却未达眼底“小心驶得万年船,先前吴大人已经栽了一次跟头了,这次若再出什么岔子,父皇那里可没法交代。”

中年男子闻言,顿时冷汗涔涔,不敢再多言。

王珣并不知道自己走后生了什么大事,他在集市上信步闲逛,见这里贩卖皮子的客商极多,便细细挑拣起来。

不到一个时辰,王珣便买下了许多东西,花了三百两银子买了两箱皮货,都是银鼠,灰鼠,狐皮,猞猁狲,一斗珠等上好的皮子,若是在京城至少也要七八百两呢,三百两银子可谓是十分划算了。

随后他又买了两支人参与一匣子鹿茸,鹿茸还罢了,那两支野山参最为珍贵,根须皆有簪挺粗细,手足俱全,十分难得,单这两支参便花了四百多两银子,不过这样的好东西,在京城哪怕卖一千两银子也有人抢着买,这次也是对方急着用钱,王珣才走运捡了个漏。

买完皮货药材,王珣又略逛了逛,给虎哥儿买了几件小顽意儿,又采买了些当地的风俗土物,见那夷族的金银饰十分别致,又给刘氏黛玉等人买了几套,直将带出来的一千两银子花了个精光,方打道回府。

才一进府里,便见李家上下皆喜气洋洋,还有好些婆子抬着箱笼进进出出,十分忙乱。

王珣满头雾水,叫住在一旁指挥众人的管家,问道“李管家,府里是又出了什么喜事不成”

李管家满面笑容,道“舅爷才回来,难怪不知道,才得了圣旨,我们老爷上月守城有功,被擢升为游击将军了连大爷也受了嘉奖,圣上还赏了好些金银绸缎呢”

王珣听了也十分欢喜,军功封赏历来丰厚,只是李继先前只是五品守备,如今升为三品游击,连升一阶两品,这也是极为少见了。

听闻此时李继正在家,王珣便命清风将买的东西带回房里,给虎哥儿的东西交给婆子送去上房,自己则去给李继请安道喜。

一时随小厮来到书房,却见李继李峰父子两都在。

王珣忙上前请安见礼。

李继身上的铠甲都还未卸,见了王珣哈哈一笑,黝黑的面庞上满是欢喜,蒲扇般的大手拍在他肩上,笑道“经年未见,珣哥儿长高了好些”

李峰在一旁哭笑不得,道“父亲收着些,珣弟比不得我们,可受不住您这一掌。”

王珣却面色不变,十分淡定。

李继见状,脸上笑容愈深,点头道“果然比先前进益了。”说罢瞥了李峰一眼,道“你老子心里有数,你以为珣哥儿跟你似的没出息”

李峰无奈扶额,自从有了妻弟这个少年才子,他爹是对他处处不满意。

王珣微微一笑,道“才回来便听闻喜讯,还未恭贺世伯荣升。”

不料听了这话,原本满面笑容的李继顿时敛了笑意,深深叹了口气。

李峰也面色沉重,殊无喜色。

王珣满腹疑窦,不解道“难道还有什么难事”

李继沉吟片刻,道“正是有一件为难之事,珣哥儿你素来聪慧,看能否帮着出个主意。”

说罢将缘故细细说了,原来前番守城之战虽然胜了,但也牺牲了不少人,更有许多兵士落下终身残疾,不得不离开军营。

原本像这样的情况,朝廷都会放一笔抚恤银子,虽然不多,但勉强也够过活。

然而这两年年成不好,各处旱涝不定,粮食歉收,根本没收上多少税收,此外还要四处赈灾,与鞑靼交战的军需粮草更是一大笔开支,如今国库早已空虚,这次还是皇帝开了私库,才勉强凑出了几十万两抚恤银子。

这笔银子看似很多,然而今年与鞑靼一战伤亡惨重,牺牲的人数几有近万,单这一笔抚恤银子便不是一笔小数目,更别提还有许多伤残士兵需要安置,真正放到各人手上也不过几两银子而已。

李峰苦笑道“幸而陛下这次派了延宁郡王处理此事,有王爷镇着,那些人才不敢伸手,否则这些银子会被克扣多少还不知道呢。”

李继闻言,叹了口气道“只是正如王爷所言,即便抚恤银两如数放,对那些伤残的士兵而言也远远不够,他们本已无力养家糊口,这几两银子能支撑多久还是得想个万全之策才是。”

王珣听罢,沉吟不语,因老师在御前行走,延宁郡王徒雍之名他也听说过,据说是当今的第九子,因性情冷峻,不讲情面而闻名。

其他几位皇子皆为了储位明争暗斗,这位郡王却只是埋头办差,虽只是弱冠之年,却行事稳重,颇得当今器重。

他对延宁郡王不了解,没想到这位出身天潢贵胄的皇子看似冷峻无情,却颇有仁爱之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