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时辰过去,天已大白,一开始听着里面动静,李大人一改谄媚之色,嫌弃地皱了皱眉,心满意足离去。
心想这个六皇女果然如京中传信人所言,爱好女色不堪大任。
不然六皇女本就是中宫嫡出,太女柔弱古板的情况下,皇帝还真有可能令立她为储君,这次江南之行,李大人亲眼见到六皇女之后,大松了口气。
有嫡立嫡,无嫡立贤,大梁朝前几任君主都是如此继位,若真如此二皇女岂不是没有机会了。
论嫡有太女六皇女,论贤有四皇女。
李大人是二皇女一脉,五皇女虽不和他们一条心,但到底一母同胞,想来将来二皇女出现问题她不会袖手旁观,天生就是二皇女一派。
三皇女尽管天资聪颖,但木秀于林,过早锋芒毕露结果就是意外坠马得了腿疾,虽未严明,但被踢出出了继承人的范围是众所周知的事。
只有四皇女,刚正不阿,处事利落,得京中许多大臣赞赏,是太女继位的一大阻力,母亲又是娴贵妃,娴贵妃母族是世代簪缨的宁国公府,尽管李大人早已投了二皇女一脉,还是不得不感叹就是这个家世,二皇女已经输了一大截。
但这恰好也是李大人等人追随二皇女的原因,李大人回头看了眼红烛高燃的房间,表情更加坚定,四皇女有母族冲锋陷阵,而二皇女和五皇女的生母齐妃只是陪嫁丫鬟上位,娘家近几年才得了提携成了个四品小官,在工部干些水利活,根本进不去吏部选官或者兵部刑部重地。
二皇女除了岳丈外,能依靠的只有他们这些臣子,对他们关爱有加,李大人等人也清楚,如果他们这样的身份在四皇女那边根本不够看的。
赚个从龙之功,还是在更有希望的四皇女那边泯然众人?答案不言而喻。
对于他们这种寒窗十年读出来只想光祖耀祖的人来说,自然是在二皇女这搏一搏。
谁让皇帝只有这几个乾元,二皇女虽脾气暴躁贪财好色,大事上还是拎的清的。
剩下几个坤泽皇子皇女没有继承权,命运不过看皇帝和下一任继承人,命好的嫁在京城,命不好就远嫁番邦了。
二皇女的妹妹就是差点被皇帝嫁去外邦,幸亏她嘴甜会来事,皇帝才允许她成年后嫁人,而皇后的女儿向来骄横,居然什么都不用做就嫁给了京中第一才女,家世容貌都齐全的顾家二小姐,两人琴瑟和鸣真是气煞二皇女一派。
不过今日李大人亲眼见过六皇女后,倒是有点感谢六皇女是皇后嫡出,皇后就是出身武将世家,却性子最是贤惠古板,把太女教成仁善的模样,而对待六皇女从来宠溺,不肯多凶。
让她养成了如今这副性子。
眼下大梁朝周边不平静,外族虎视眈眈,太女做个守成之君尚可,难以做个开疆扩土之君,当今皇帝就是庶子上位,文韬武略,想必看不上太女的所作所为,而唯二的嫡女六皇女又如此喜好玩乐不知政事。
只是想到皇帝给六皇女说的亲事,李大人这心就不免多想了,到底是看中六皇女,还是只想让六皇女做个富贵闲人,秦国公府的长房长女,她的同胞姐姐就是下一任秦国公,掌管着京郊大营,哪怕下一任皇帝与六皇女有仇,也是轻易不敢动的。
而大公主也就是太女妹妹,六皇女的嫡亲姐姐嫁的人是荣国公府,顾二小姐虽将来继承不了爵位,但顾家掌管着火器营和神射营。
谁也想不清皇帝是怎么想的,李大人都有点动摇了,不过在想到二皇女的岳丈是宫中禁军统领,才松了口气。
皇帝天威难测,可既然给二皇女选了这么一位岳丈,定然对她寄予厚望,只要二皇女能稳住气,那个位子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太女一把年纪,快二十五六却没有一个乾元继承人,二皇女虽好色在皇家却是一个优点,她膝下不仅有着皇长孙,其他侧室也多有生育,若不是太女有一个坤泽女儿,是侧室所生,李大人还真要怀疑太女有没有生育能力了。
这可是一大攻坚利器,很遗憾的是太女有能力。
李大人身为二皇女阵营的人却把几个皇女分析了一遍确认自己没选错人,回到营地面上一副轻松。
“各位大人,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如今只需静待时机呀。”李大人从青楼回到黄河工事上,看到一堆人围过来,他摸了摸胡须表示六皇女不会过来询问事情了,有花魁缠着她,一切照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