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9年1o月28日2o:3o
戳上方蓝字「关注」
跟我一起,走吧去远方?
henIthinkofu,
areuthinkingaboutme?
逆风成长。
——题记
偶遇一个不甚了解的人,与他随意聊天。
当被问及是否常做运动的时候,我脱口而出:坚持跑步,四五分喜欢、五六分习惯。
随即,他表示自己很喜欢跑步,然后说了一大堆跑步的好处,还表示下次可以一起去跑步。
我便记下了这不成文的约定。
有相同爱好之后,刚见面时候的防备与尴尬便减少了些许,随后也算达到了相聊甚欢层次。
一段时间过后,我约他去跑步,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告诉我:不想去跑步,对于跑步没什么兴趣。
然后我关闭手机,走向操场。
我一边跑,一边想。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某些时候是被允许有小小的欺骗,这背后包含着一些因素,可能最初遇见的时候,只是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芥蒂。
也可能是头脑热,逞一时之强来展示自己的运动天赋。然后才随意的趋同。
这种随心所欲的表达,并不包含由内而外的喜欢,也不富蕴长久积累的习惯。
久而久之也就暴露了。
除强者以外的动物,多以群聚生活,在团体内寻求庇护,达到合作的最大利益。
人亦如此,生活、工作、游玩……在某种目的的驱使之下,将目光穿梭在人群之中,不断地寻找,不断地现,不断地突破自己内心的想法。
人的趋向性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
“趋强易强,趋恶易恶。”对于这句总结我极为不满,因为我将人的学习本领与模仿的天性放小了,我忽视了坚守“孤独”的“不屑一顾”与“孤芳自赏”。
在这里,不得不说人是“厉害的”,可以击败对手,可以隐藏内心,可以放声大笑,可以面无表情,内心毫无波澜……这些本领似乎为趋向提供了条件。
除了极少数人以外的大多数人,都是向着光的地方在奔跑。
究其根本,就是为了活着以及为了活得更好,这样“美好的”追求是正确的,是被提倡的。
但是,使出全身解数急功近利的追求,就显得荒唐而可笑了,背后蕴含的“阴谋”与“算计”“权利”与“利益”,是我一生也搞不懂的秘密。
在急功近利的趋向过程中,想找寻一份初心的时候,目光就再也不能来回穿梭了。
因为何为真何为假,已经变得扑朔迷离。
真相的宝塔早已在趋向的时候倒塌。或许终其一生,再也触摸不到手指脉络的调幅以及血液流淌的温度,最后只留下一具打着“影子的”“标签的”“雷同的”躯壳。
我憎恨极了这种将“人”变成“人们”的方式,冰冷的像厂房里没有感情的机器,轰轰隆隆地不停地转悠,转悠。转悠!
当然,我不否认趋向是一种双向运动,因为前有来者后有古人。只是短短岁月,需要的这一过程是如此漫长,也就无能为力,持续下去了。
残雪曾说:“文学创造的过程就是一场趋光运动,我不过是延续了幼儿时期的本能。”
独坐而思,静谧沉稳,对于很多“厌恶的”事情,我能理解。
我也会抛弃鄙夷,丢弃谩骂的言语。因为趋向或许也是一种本能,这一切都是本能的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