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唐太宗之后是哪位皇上 > 第32章 坐看关中风云变上(第1页)

第32章 坐看关中风云变上(第1页)

关中之地,从汉代开始,一直都是北方核心地区,到了隋唐,更是聚集天下最繁荣的经济市场,和人口农业生产基地。

这一点,李业仅是从邠州到咸阳,这区区七县之地,就能有所惊诧

当敬翔把七县版图、户籍统计上报后,李业才现,自己盘踞的这区区七县之地,光合法登记的户口,就过十八万户,近百万人。

由此可见,整个关中腹地,恐怕人口近千万

但李业同时也能想到,经此长达三年多的拉锯和血腥战争,被巢军、官军反复蹂躏之后,不知还能剩下多少百姓。

而王朝末世之后,群雄逐鹿,枭雄并起,又得付出多少鲜血和性命的代价?

李业似乎找到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意义

王朝兴衰,本是必然,但百姓何辜?苍生何辜?

“苍苍烝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

两年多的乱世生涯,已经让李业适应这个世道,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藩镇将领。但那刻骨铭心的现代人良知,却必然会让他变得与众不同。

在战胜黄揆以后,李业迅派出兵马控制了邠州等京西七县,不同于其他各路聚集关中的唐军,以及盘踞长安的巢军。李业招募官吏,约束士卒,重新组织生产,严格维护治安。

京西七县,在这天下鼎沸,整个关中、河南都变成炼狱之时,居然成了一片“世外桃源”!

效节军并非不要钱,同样要征收大量钱帛、粮草,可他们不会随意杀人,更不会淫掠、屠城。

于是乎,本来咸阳、邠州距离京兆府就不远,在黄揆覆灭后,大量西逃京兆士民都向京西七县涌来避难。

许多失去建制的溃卒,也慕名而来

一时间,效节军的声望,竟是隐隐与凤翔镇齐平,虽然从理论上,李业现在都还只是凤翔镇下的都知兵马使。

这种名望对于李业和效节军而言,有好有坏,好处便是效节军规模迅扩大,在有了落脚地盘后,富庶的京西七县,也足够供应效节军粮饷,而且只要不搞杀鸡取卵之事,这种供应还能长期持续。

李业除了溃卒、俘虏外,也开始从本地民夫、青壮中招募军士,这些新募丁壮,论战斗技能和经验,肯定是远远不如唐军溃卒和俘虏。但胜在老实忠厚,只要经过严格训练,必然要比那些人更加如臂使指。

而且通过新募士卒,也能很好的打乱、稀释前两者的比例,以免抱团。

对于效节军的建设,李业是有不少想法的,他一直在努力的,就是让其脱离晚唐藩镇跋扈作风,成为自己真正可以依仗的班底。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明确纪律,禁止中下层抱团搞小利益集团,重建指挥高层和基层士卒之间的直接联系和信任。

故而李业才刚稳定下来,就立刻定下了规矩,先是让李振将之前自己所拟定的众多规矩,正式成文,作为效节军军律。然后,他趁着自己麾下的将佐、士卒,还刚拢合不久,没有抱团的情况下,改革衙兵制度。

所谓衙兵,也称牙兵,因节度使帅旗有象牙装饰而得名,就是唐代节度使或者藩镇将领的亲兵,一开始,本来是最受将领信赖的武装。但随着唐中期后,藩镇内“下克上”成为常态,衙兵们现自己居然掌握节帅身家性命,就自然形成了新的军事利益集团。

成为晚唐五代,军人跋扈无忌的一个主要缩影

而李业,就就是要防患于未然

他先是确定了衙兵轮换,即自己直属的亲兵都,六百人,从各都抽选而来,每年都会轮换一批。

而且这种轮换,对于士卒军官而言,也是好事,因为在效节军亲兵都任职,被看做为升迁的必要步骤。

比如,一名队正,要被提拔为副将,那就先调回亲兵都任职,然后在升任副将调回其他部队。

在这个过程中,亲兵都承担了类似于“随军军校”,或者“军官团”、“教导团”的作用,既能加强军队忠诚度,也能把有能力的军官带到李业身边培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