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家祖左宗棠在线阅读无弹窗 > 第359章 中法密谈(第2页)

第359章 中法密谈(第2页)

这一点便是两国的合作的基础,中国最希望德国将力量都投入进海军,从而牵制住英国,乃至于美国的力量,使他们不能东顾,但这一点显然不可能完全实现。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促使各国陆军竞赛,激化欧洲矛盾,也是一个选择,只要陆地上开打了,以英国如今的实力,海军再多也没用。

全扔亚洲来又怎样?

无根之水罢了。

另一方面,如果法国人真太菜,一下子被德国人干碎了,虽然现在大部分人都不太相信,但如果真的生,那么局面也会很糟糕,而且,只要德国人脑子不抽风,法国变成“巴黎公社”后,磨洋工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届时欧洲局势就很难估计了。

保罗·雷诺在动身之前,内阁中已经达成了共识,除了留出一定时间给予法国企业转移资产,更重要的任务是谋求阻隔中德贸易的机会,尽可能的削减中德之间关于战略资源的交易量。

东方汇理银行等洋行的投资能够很快的周转撤出,而一些固定资产无法做到,这里毕竟是法国的殖民地,而不是在“主权国家”,政府总是有资产的。

按照内阁的预计,大约12~15个月就能够撤出绝大部分资产,但在雷诺看来,给各方6~8个月时间完成改组就已经足够了,这些资产也会成为中法之间的一根纽带,将维持殖民地的投入甩给中国或者哪个将要成立的国家,而法国将利用先天的优势继续在这片殖民地上赚钱。

或许一些公司的利润会受损,但总体上法国政府依然是受益的,杜梅改革能够维持殖民地的收益,但为殖民地打仗的钱,殖民地可担不起。

因此,在简单的敲定一些方面的合作,谈判的方向迅转向了针对德国的方面。

相对于德国来说,中国的战略资源有不少,猪鬃、桐油和钨矿自然就不必说了,欧洲的葡萄牙对德国有钨矿禁令,使得德国只能依赖中国的钨矿,而另外两个更是其他国家难以生产的。

还有一些并非中国独有,中国也不是最大的生产国,但相对于德国来说依然是独有的,比如橡胶,全世界九成以上的橡胶都产自亚洲,英法荷都对德国有橡胶禁令,虽然荷兰人并不太守规矩,但至少在明面上意味着全世界八成的橡胶都跟德国说再见了,而南美的产量太低,因此德国所能依赖的合法渠道也仅有中国。

除此之外,云母等非金属矿物以及钼、镍等有色金属也都是常见的战略资源,只是要更后面一点,云母主要用在电气设备上,钼、镍则与各种金属的生产加工密切相关。

机床换矿是中德之间常见的贸易,高精尖的机床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德国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中国在各国中只能敬陪末席,不过好在还有意大利垫底。

雷诺先提出了削减7o%的猪鬃出口、85%的橡胶出口和9o%的钨精矿出口量作为试探,从签约起以15年为限。

这显然还不是对方的底线,杨仲穆当即拒绝:“雷诺阁下,削减九成的贸易与断绝无异,德国是我国最大的橡胶出口对象、第二大的钨矿和猪鬃出口对象,这几项出口的收入对于我国来说同样重要。”

“再者,当期断绝贸易有失诚信,我国不能接受。”末了,杨仲穆又补了一句,“至少,也要等现有合同履行完毕。”

“贵国与德国的贸易我们无从得知,我们无法判断这其中有多少的长期合同。”雷诺摇了摇头,同样表示了拒绝。

看着仿佛真的不知道的法国佬,杨仲穆也没有接话,而是继续说:“这些可以继续商量,但短期合同我国必然要完全履行。”

“那好吧,我们再谈一谈比例的问题吧,杨先生。”

“猪鬃和橡胶方面我国可以做出一些让步,但钨精矿削减总量至多维持在五分之一的水平。”杨仲穆给钨矿贸易下了决断。

钨矿贸易是中德贸易的重心,橡胶也好,石油也罢,德国人总有办法从荷兰和美国手中搞到,但钨矿这玩意儿是真的没有,尤其是在西班牙内战之后,英法对于葡萄牙的钨矿采取了照单全收的政策,给之前还留有缝隙的钨矿禁令钉上了最后一根钉子。

“一些让步,您具体指的是多少?”雷诺又将球踢了回来,让杨仲穆表态。

“5o%,您很清楚,这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数字,荷兰人的生意从来没有少做。”

“这其中是否包括兰芳共和国?”雷诺再次询问道。

“不包括,兰芳共和国是独立国家,我们无权代替他们做出承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