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他們商議,要麼先應了求和,兄弟相稱;要麼繼續攻大理,派成都知府前往大理接管。
幾大家族各有各的打算,直到散朝都沒有做出決定。
「而今國庫空虛,實在不宜再戰。」謝太師道。
周武煦沉目,國庫空虛一直是他的心頭大患。
建朝二十載,陳的宮殿還是舊都的。皇上兩殿,皇后、貴妃、賢妃各住一殿。淑妃的宮殿偏遠,且只有兩處房子。剩下所有妃子住一宮。皇子公主又住一宮。
皇室表面尊貴,實則里子還不如三大家族來得風光。
「不如發行紙幣,建立中央錢莊。」蘇希錦提議。
這原本是她被任翰林時就想說的,如今雖說遲到兩個月,然時機正好。
周武煦好奇:「和解?」
蘇希錦道:「臣昨日路過城西,見一夫妻抱頭痛哭,問之則曰:他在祥和錢莊存入三年積蓄,而今祥和錢莊倒閉,老闆跑了,存票成了廢紙。」
「臣又問了許多百姓,調查了許多錢莊,發現他們的制度並不規範,缺乏法律約束。」
「……如今京都各大錢莊層出不窮,又沒有統一標準,百姓分不清好壞,往往血本無歸。有的甚至高利放貸,致人家破人亡。且市面上的銀票多樣,錢莊與錢莊之間並不互通。長此下去必成大患。」
「蘇愛卿以為如何?」
由蘇卿變蘇愛卿,她只用了一個早朝。
「統一紙幣,建立國家錢莊,完善錢莊法律法規,打擊地下錢莊。此不僅有利於百姓,也解了太師所言的國庫之憂。」
一言出,八方憤怒。
而今世面上的錢莊都是達官貴人所設,動錢莊就是動他們的利益。
擋人財路,必遭災秧。
每個人心裡把她罵了個遍。
謝太師甚至後悔說出國庫空虛四個字。
蘇希錦低頭,依舊秉持著方才的動作,一動不動。
她說的打擊地下錢莊,又不是商業錢莊。
周武煦目光幽暗,眼神銳利,銀票乃前幾年由南方帶入東京。
原只是一個換錢憑據,後來發展成了銀票和錢莊。因為對百姓有利,並未引起重視。
誰知後來越演愈烈,地下錢莊、高利貸、賭博、賣地、遼國……層出不窮。
參與錢莊之人,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富得流油。反倒是國庫日漸空虛,許多百姓流離失所。
完善錢莊法律法規,勢在必行。
「此事確是國之安危,整治迫在眉睫。」就連清議諸稱的翰林學士都深有同感。
「刑部接到的受騙案子,一日多過一日。」
「我司的鹽鐵,也有在地下錢莊出現。」說話的正是鹽鐵使。
亦是除了韓家外,皇上的另一心腹。
「如此看來,地下錢莊危害已久。」周武煦沉思,「須早早規範才好。」
「臣附議。」
鹽鐵使第一個站出來支持。
保皇派也加入支持隊伍。
剩下之人猶豫一下,不得不加入進去。
不管利益如何,地下錢莊的危害有目共睹,明面上他們必須得支持。
周武煦內心甚慰,然面如寒冰,「大理寺何在?」
大理寺卿出列。
「此事交於你大理寺查處,一個月之內,務必給朕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