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蛮纵使三头六臂,神力非凡,竟也挣脱不得,心想这修蛇果然好生厉害。
正是这坐困愁城之际,忽闻得一鼓声巨鸣!
震得晋元口鼻流血!
阿蛮大喜,原来是玄清子与大牛等人赶到。
玄清子连几串霹雳火打向晋元,晋元始料未及,痛不堪忍,稍微松了点劲儿,阿蛮便趁机挣脱出来。
原来这修蛇无惧刀剑,却畏火。
趁修蛇尚未回过神,阿蛮大喊一声:“此地不宜久留,快撤!”
说罢伸出四臂,捞过众人,便冲破殿顶,飞天离去。
赤月不甘,正要去追,被晋元拦住了。
晋元脸色阴郁道:“我们只需拖住她即可。唯有为将军赢得时日,方能成事。”
赤月恭敬答道:“是。”
话说阿蛮拎上几人逃回了客栈。
化为白豹的祁盛就地一滚,又恢复了人形。
阿蛮见状忍不住笑:“原来你便是孟极。传言孟极善伏,难怪你做了捕头。”
祁盛充耳不闻,只管嚷嚷上酒解乏。
小二便为他上了些酒食,又替阿蛮沏了杯茶。
阿蛮端起茶杯正要饮,却见澄黄的茶水晃过一个黑影。
阿蛮叹了口气,放下茶杯,说道:“下来说话吧。”
众人抬头一看,原来是那戚氏吊在房梁上。
祁盛猛地被吓了一跳,呛了一口酒。
戚氏慢慢倒垂下来,白扫地,阴森森的问道:“阿蛮,我的眼珠子呢?”
阿蛮神色闪躲,支支吾吾道:“当然是……我……收起来了……”
戚氏空洞的两个黑眼窝子流出血泪来:“我都听地府的马面夫人说了,你将我眼珠子交与了那五殿阎罗王,换了小道长一条命。”
阿蛮颇为头疼道:“你别哭啊,我自有法子拿回混一图。”
戚氏摇摇头道:“来不及了。阎罗与应龙6苍早已结盟,怕是已将混一图交给了6苍。”
听戚氏说完后,阿蛮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请问,这里是福来客栈吗?”一个脆生生的童音在外头问道。
“谁呀?!今儿个打烊,恕不接待!”阿蛮不耐烦的答道。
这时,走进一个背着包袱的小童,恭恭敬敬朝她跪下磕了个头:“神仙奶奶,请受小的一拜。”
“且慢,你先抬起头来。你到底谁家孩子呀……”阿蛮狐疑问道。
小童抬起头来,阿蛮看了有几分眼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小童见她一副想不起来的样子,干脆自报家门:“小的叫知秋,便是丹熏山里那只差点被你吃掉的耳鼠。”
“我既已放过你,你为何又来寻我?”
小童抹泪道:“原本小的也在丹熏山过着舒服日子,殊不料来了一队人马,说是应龙6苍君派来的,要拿小的做药引。小的那肯定是逃命要紧。这一路又听人说神仙奶奶和6苍君一向交好,我寻思神仙奶奶您大慈大悲,也就投奔您来了。”
阿蛮不满的问:“究竟是何人说我与6苍交好?一派胡言。”
小童回道:“正是九婴大人。”
阿蛮遂在心里暗暗誓,下次一定要打下那孙子做坐骑。
阿蛮最见不得孩子哭,便只好先应承下来:“你先住这避避风头吧。奇怪,6苍捉你作甚……
眼下一群人正说着话呢,突然,天一下黑了。
玄清子疑惑不解:“明明青天白日的,怎地天就黑了呢?”
小二伸长了脖子看向外边:“奇怪,外头也不见起风落雨呢……”
阿蛮沉思了一会,蓦然大喊一声:“糟糕!他们已经寻到烛九阴了!”
《山海经·北山经卷》:北山经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俢蛇于洞庭,擒封狶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