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大明嫔妃之选秀 > 第101頁(第1页)

第101頁(第1页)

孫敬之此時,不知何言以對,這茶肆四面透風,一人說話,里外眾人皆能聽到,鄰桌的一個老者和懷抱嬰孩的婦人聽了,一個默默垂淚,一個深深嘆息。

「男人們出工入山采木,許多人死在山裡,官吏又強迫我們這些寡婦來應役,真真是沒有活路了!」那女子想到傷心之處,索性痛哭起來。

孫敬之看了一眼孫繼宗,心中不免黯然,以前還能偏安一隅,得一個自在悠閒的清靜日子好過,只怕以後,就要在民生與皇命的夾縫中鑽營求索了。

永樂十二年,大明天子朱棣帶著皇太孫朱瞻基,率領五十萬大軍開始了第二次北征瓦剌的戰爭,此次特令近侍大臣楊榮隨行。

與上一次的隨皇祖出征有所不同,這次朱瞻基的身邊多了一個軍師,此人便是楊榮。楊榮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人。因居地所處,時人稱為「東楊」。他機警敏捷,人又通達,善於察言觀色。

在文淵閣治事多年,謀而能斷,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這一次,朱棣命他近身跟在皇太孫朱瞻基的身邊,適機向朱瞻基講說經史。

白天親歷戰爭,夜晚有良師相伴提點,朱瞻基覺得此行獲益頗多,言辭中對楊榮也十分敬重。

這一日行至榆木川,用過晚飯,朱瞻基正與楊榮品茗暢談,忽然聽到外面傳令兵回奏,說是萬歲有旨,宣皇太孫與楊榮覲見。

與楊榮一道來到朱棣的金頂大帳中。

一身戎裝在身的天子,面色沉靜,招了招手:「基兒,朕正要同楊學士討論我軍糧餉之事,你也過來聽聽!」

「是!」朱瞻基行禮後坐在東側,朱棣賜座,楊榮謝恩後在西側。

朱棣笑了:「怎麼樣?這些天伴著皇太孫,這孺子是否可教呀?」

楊榮喜上眉稍,立即起身回奏:「陛下如此說,真是折煞下官。皇太孫天資聰穎,更氣宇天成。下官在皇太孫的身上,分明看到了陛下年少時的英姿與智慧!」

「哈哈!」朱棣一陣大笑:「朕小時候的樣子,你倒看到了?這樣的稱頌之詞朕可不領,想想那個時候,你還在你娘肚子裡呢?」

楊榮絲毫不見尷尬,反而仍是一臉明媚的笑容,看得人十分的悅目。

朱瞻基眼光一掃,凝視著楊榮。早就聽說,朝堂之上晉升的「三楊」之中,以楊榮最為年輕且聰明伶俐,皇爺爺對其格外寵愛,還親自將其名由楊子榮改為楊榮。朝堂之上議事時,皇爺爺一向不苟言笑,與大臣們討論事情,每到議而不決之時,臉色更是難看,大臣們戰戰兢兢,無所適從。每當此時,楊榮便大顯身手,三言兩語便令「龍顏」大悅了。

朱瞻基曾經認為,有學識、有能力的人不會拍馬逢迎,只有內中空空、沒有本事的人才會阿諛奉承。現在他才知道,也許官場之道,有沒有本事都要學會奉上,這樣才能直上青雲。

就在一念之間,楊榮收斂了笑容,正色說道:「大軍長途奔襲,深入大漠腹地,如今又正值青黃不接之際,這糧草確是制肘,臣有兩策,一為應急,二為遠謀!」

「哦?如此甚好,快快講來!」朱棣大為關注。

楊榮說道:「長久之計,便是擇將屯田,訓練有方,耕耨有時,即兵食足矣。」

朱瞻基點了點頭,這就是說要實行軍屯制以解決糧草問題,自給自足,不加重朝廷和百姓的負擔,是個好法子,只是眼下似乎來不及了。

剛剛想到這兒,只聽到楊榮話音又起:「而如今應急之策就是請陛下將御用的儲糧散發給將士,並且讓軍隊中糧多與糧少者借貸互濟,由校官一一記錄在案,出借軍糧者,還京後加倍償還,並重賞!」

朱瞻基初聽時,不由暗暗倒吸了一口涼氣。此人原來不僅會逢迎,居然還會觸怒龍威,竟然想到動用皇爺爺的儲糧?

然而再往下聽,不由為他的計劃而頻頻點頭。

朱棣臉一沉,盯著朱瞻基:「基兒頻頻點頭?你師傅要奪了朕的口糧去填外面將士的肚子?你以為如何?」

看他的神色和語氣,分明已然不悅,朱瞻基看了一眼楊榮,只見他此時垂而立,低眉順目,一語不發。

朱瞻基把心一橫說道:「孫兒認為可行!」

「什麼?」朱棣大感意外,一拳重重砸在龍案之上。

朱瞻基站起身,跪在殿中:「孫兒曾聽說,在靖難之戰中,皇祖在無數次的戰鬥中披堅執銳,身先士卒,戰旗被箭射中『集矢如蝟』,後來皇祖將此旗護送回北京,讓父王妥為保存,以激勵後世子孫。瞻基有幸得以親見,當時感動得淚如雨下。曾經問過父王,皇祖為何要身先士卒,為君者馭下臣、驅兵勇、居高台即可,為何要與普通士卒吃同樣的苦?父王說,不如此,不能令天下真正的歸順臣服,更不會有大明的千秋萬代!」

一席話說的有理有節,又十分動情。

朱棣原本就是假怒,以試探朱瞻基的定性和膽識,卻沒想到他會講出這段經歷,不由心中感慨萬千。

而朱瞻基又說道:「所以請皇爺爺捐出儲糧,萬千兵士定會大受鼓舞。而皇爺爺敬請放心,只要有孫兒在,不管是於山林中狩獵,還是割肉獻食,絕不讓皇爺爺挨餓!」

「好!」朱棣眼中漸漸濕潤,他揮了揮手:「有孫如此,夫復何憾,去吧,就按你們說的去辦吧!」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