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商州这许多工坊倘若在吾等手中。。。”卢四郎隐晦的向卢承庆提到。
“不可。万万不可。有信传来,高僧法雅已于商州伏诛。汝莫要自误。”
卢承庆脸色严肃的向着自已的四弟说道。
“啊。。。,陛下果真去往商州?”卢四郎吃惊道。
“哼。。。耳不聪,目不明,汝做的甚生意。若非灌以卢氏之名,汝之身家性命具已折出。”
“大兄。。。。。。”卢四郎懊悔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那位李仙人不久将受封商城王,此信尚未实证不可外传。”
“日后,如何行事,汝自行斟酌。目下所出货物,着人出手,汝当避之。”
卢承庆想了想后开口说道。
“大兄,此为何也?”卢四郎不明就理。
“若吾之所料,大族之中必有动作,然我卢氏仅雪纸便获利数十万贯,届时岂不重矢之地,千夫所指,族长不好斡旋。”
“小弟拜服,大兄之智当比孔明也。”卢四郎对自家大哥佩服的五体投地。
“此事虽诸族皆行,亦无法当面相对也,低调行事便可。”
正在两人交谈之际,下人进来通禀。
“家主,有左司郎中崔氏义玄公送来书信一封。”
下人弯腰双手呈上。
“汝便退去罢。”卢承庆接过后随口吩咐道。
“呵呵,果如吾之所料也,四郎不防一观。”卢承庆看完后便将书信递给了四郎。
“这。。。这是邀族长前来共商对策?”卢四郎一目十行的看完后吃惊道。
“然也。”
“唉。。。,吾总觉此等行径无异于螳臂当车也,氏族,怕是已近黄昏已。”
半个月后,从山东各地相继有一些马车载着一位位老者向着长安而去,唐时所说的山东乃是以太行山为界,也就是现代河北的大部分与河南、山东一部分地区。
清河崔氏在河北衡水故城县,博陵崔氏在河北衡水安平县,范阳卢氏在河北涿州市,赵郡李氏在河北石家庄赵县,荥阳郑氏在河南开封市。
以五姓七望为首的大氏族聚会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长安崔氏府内,今日甚是热闹,各族之族长或族老相聚于此。
“哈哈,崔荣崔子顾,汝这老儿一把年岁怎还未入土。”
一个老者看到站在门口迎客的崔荣便开口大笑道,嘴上说着不饶人的话,可执礼却甚恭。
“呵呵呵,郑松,汝这泼皮也这般年纪了?岁月不饶人啊,二十年未见,汝亦满头白发乎。”
崔荣将这位老者扶起,便感叹起来。
古时交通不便,人老了也就绝了远行的可能。所以人越老越难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