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听此言,也许是预感,总觉得糟透了。事实上,侯爷嘴边汪着白沫子,眉梢剧烈抽动,样子异乎寻常,简直让人确信是沾染上了良秀那股疯狂劲头。他刚把话头顿一下,旋即喉咙里又以什么东西爆裂开来的气势没完没了地响着,笑道:
“把槟榔毛车也点起火。让一个贵妇装束的娇艳女人坐在车里。车中的女人备受烟熏火燎的熬煎,苦苦挣扎着死去——你想到画这样的形象,不愧为时下首屈一指的画师。予以褒奖。嗯,予以褒奖。”
听罢侯爷这番话,良秀骤然失色,透不过气似的只是翕动嘴唇,过了一会儿,仿佛浑身的筋都松弛了一般,将双手瘫软地支在铺席上。
“多谢老爷的鸿恩。”他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郑重其事地致谢。多半是由于随着侯
爷的话语,自己的意图之恐怖历历展现在眼前了。我毕生仅此一次将良秀当成一个可悯之人。
十六
那是过了两三天后的夜晚的事。侯爷按照诺言,召唤良秀,让他就近目睹槟榔毛车燃烧的场面。不过,并非在堀川的府邸里,而是在俗称融雪府,即昔日侯爷之妹曾居住过的京城郊外的山庄中烧的。
说起这座融雪府,已经很久无人居住了,宽阔的庭园荒芜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大概是有谁看过这副连个人影儿也没有的样子,胡乱猜测的。关于死在此处的侯爷妹妹的身世,谣言四起。至今仍有这么个传说,一条可疑的裙裤,其绯红色完全不着地,在走廊里移动。——倒也难怪。这座府邸连白昼都冷冷清清,一旦日暮了,庭园里灌溉花木的水就格外阴森森地响。就连在星光下飞翔的苍鸻亦形似怪物,令人毛骨悚然。
那恰好又是个无月之夜,晚间黑漆漆的。借着正殿的油光灯望去,靠近廊沿就座的侯爷,身着浅黄色贵族便服,配以深紫色凸花绫绢裙裤,高高地盘腿坐在白地织锦镶边的圆形坐垫上。他的前后左右,五六个近侍恭恭敬敬地列坐着。这就无须细述了。然而,其中的一个显得大有来头儿。据说此人前几年在陆奥之战时曾因难耐饥饿而吃过人肉,从此,连鹿角都活生生地掰下来。这个膂力过人的武士,看样子衣服里面在腹部
围了铠甲,佩带的大刀鞘尾翘起,威风凛凛地蹲在廊沿底下。——皆在随着夜风摇曳的灯光下,忽明忽暗,恍若梦境,放眼望去,不知怎的,一片令人恐惧的景象。
此外还把一辆槟榔毛车拉到庭园里,黑暗沉甸甸地往高高的车篷压将下来,没有套牛,黑色的车辕斜架在凳子上,金属器具的黄金像星辰一样闪烁,尽管是春天,看着这些,不由得让人有点寒意。不过,车厢是用凸花绫子镶边的蓝色帘子严严实实罩着,所以不晓得里面装着什么。周围,听差们一个个手执燃烧得正旺的松明,一边担心烟儿正朝廊沿那边摇曳,一边煞有介事地等候着。
良秀本人离得稍远一些,恰好跪在廊沿正对面,穿的似乎是平素那件淡红透黄的狩衣,戴着软乌帽子,显得比往常还要矮小寒酸,甚至让人觉得兴许是给星空的重量压的。他后面还蹲伏着一个同样是乌帽子狩衣装束的人,大概是带来的弟子吧。两个人刚好都蹲伏在远处的暗影中,从我所在的廊沿下,连狩衣的颜色也弄不清楚。
十七
大约将近午夜时分了。据认为,笼罩着树林、泉水的黑暗正屏息静悄悄地窥视众人的呼吸,其间唯有夜风轻轻地掠过去的声音,松明的烟随风一阵阵送来烧焦的气味。侯爷默默地凝视了片刻这种奇异情景,随后将膝盖向前挪了挪,尖声呼唤道:
“良秀!”
良
秀似乎应答了什么,我只听见了呻吟般的声音。
“良秀。今夜我要按照你的意愿,放火烧车子给你看看。”
侯爷说罢,朝近侍们斜眼看了看。当时,侯爷和身边随便哪个侍者之间好像相互会心微笑了一下,但这或许是我神经过敏。于是良秀诚惶诚恐地抬起头来,仿佛朝廊沿上边仰望了一下,照旧什么都没说,等候着。
“仔细瞧瞧。那是我素日所乘的车。你也记得吧。——我打算现在就放火把那辆车烧了,以便让火焰地狱在眼前显现。”侯爷又把话头顿一下儿,朝近侍们使个眼神。随后,骤然用令人厌恶透顶的语调说,“我把一个犯了罪的女侍捆绑起来让她坐在车里面了。因此,一旦点燃了车,那个娘们儿必定给烧得肉烂骨焦,受尽苦难而死。对你绘制完屏风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好画帖喽。雪白的肌肤怎样烧烂,这可别漏看;乌黑的头发燎成火星儿飞扬的光景,也得瞧个分明。”
侯爷第三次闭口不谈了。不知想起了什么,这回只是晃动肩膀,默不作声地笑了一阵。接着说:
“简直是永世难以见到的场面。我也在此开开眼界。喂,喂,揭开帘子,让良秀看看里面的女子!”
闻罢此令,一名听差一手高举松明,肆无忌惮地走向车子,冷不防伸一只手忽地掀起帘子让人看。烧得噼噼啪啪响的松明的光,红彤彤地摇曳了一阵,
立即将窄小的车厢照得清清楚楚。座铺上是用锁链残酷地绑起来的侍女——唉,谁会看错呢!绣着樱花的华丽锦袍上,垂着乌黑油亮的秀发,斜插的金钗熠熠生辉。虽说装束变了,那娇小玲珑的身材,搭着堵嘴毛巾的脖颈,幽婉矜持的侧脸,不折不扣是良秀的女儿。我险些叫出声来。
这时,我对面的一个武士慌忙起身,手按刀把,朝着良秀那边怒目而视。我吓得放眼望过去。良秀见此情景,好像进入了半疯狂状态。一直蹲伏在地上的他,猛地跳起来,双手伸向前边,情不自禁地想冲着车子奔去。偏不巧,前面已交代过,他待在远处阴影中,分辨不清其容貌。然而,我刚这么一想,不仅是良秀那大惊失色的脸,就连他的身躯,仿佛被冥冥中一股力量腾空吊起似的,转瞬之间竟然杀出幽暗,清晰地浮现到眼前。敢情,此刻随着侯爷一声令下:“点火!”那辆载着姑娘的槟榔毛车已被听差们投去的松明点上了火,熊熊燃烧起来。
十八
火焰眼看着包围了车篷。檐子上的紫色流苏仿佛被扇也似的,嗖嗖摇曳。夜色中,下面依然可见白烟弥漫,打着旋涡。火星儿像雨点一般飞溅,让人觉得帘子啦,扶手啦,车梁上的金属器具啦,一下子迸裂飘散——就别提有多么惨厉啦。不,尚有甚焉者矣,火舌哗哗地燎着车两侧的格子窗,高高蹿
向半空。炽烈的火色犹如一轮红日落地,天火喷发。方才我险些呼叫,此刻简直失魂落魄,唯有茫然张嘴,定睛注视这恐怖景象。但是,身为人父的良秀呢——
良秀当时的表情,我至今不能忘怀。他不由得想朝车子那边奔过去,却在着火的那一瞬间,停下脚步,依然伸着双手,像被吸住似的,直勾勾地盯着吞噬车子的烈火浓烟。他浑身披着火光,那张布满皱纹的丑陋面孔,就连胡须梢儿都能看个分明。然而,不论是那双张得大大的眼睛里,还是歪斜的嘴唇边儿上,抑或是两颊肌肉那不停的抽搐,脸上历历表露出良秀心中所交集的恐惧、悲愤与惊讶。哪怕是即将问斩的强盗,乃至被拉到阎王殿之十恶不赦的罪人,都不会显出如此痛苦的神态。就连强悍刚猛的武士也为之色变,战战兢兢地仰望着侯爷的脸。
侯爷则咬紧嘴唇,时而发出令人作呕的狞笑声,紧紧盯着车子。而那辆车里——唉,我无论如何也没有勇气详细述说当时所瞧见的姑娘是什么样子。被烟呛得仰起来的脸儿是那么惨白,为了甩掉火焰竟弄得蓬蓬乱乱的头发是那么长,还有那眼睁睁地化为火的绣了樱花的锦袍是那么绚丽——这是何等惨绝人寰的景象啊。尤其是夜风朝下面一刮,烟随之扑向姑娘的当儿,她的身影就浮现在红底子上泼撒了金粉般的火焰中。她咬
着堵嘴的毛巾,浑身扭动,几乎要挣断捆绑自己的锁链。这情景让人疑心,莫非是地狱中前世恶业之苦活现在眼前了。岂但是我,就连强悍刚猛的武士也不禁毛骨悚然。
这时,又一阵夜风刮过庭园里的树梢——大概人人都是这么想的。这样一种声音刚刚划破黑压压的天空某处,忽然有个绰绰黑物,下不着地上不着天,犹如圆球一般跃起,从正殿的屋脊径直跳进烧得正猛的车厢。车两侧的朱漆格子窗给烧得噼啪乱响,七零八落,姑娘仰面倒着,它抱住姑娘的肩膀,发出裂帛似的尖叫,声音穿透了烟,痛苦而悠长。接着又是两三声——“哎呀!”我们不由自主地异口同声惊喊起来。抱住姑娘肩膀的,原来是那只拴在堀川府邸里的猴儿,诨名“良秀”。
十九
不过,看见这猴仅是一刹那的工夫。火星儿就像漆器上撒布的金粉粒,朝空中迸发升腾,不消说是猴儿,连姑娘的身影也隐没在黑烟深处。庭园当中间儿,唯有一辆燃烧着的车子,火势旺盛,声音骇人。不,与其说是火焰车,或许不如说是火柱,倒与这冲破星空沸沸腾腾的可怖的火景来得更贴切。
面对这火柱,良秀凝固了般地伫立着——好生奇怪。方才还仿佛在地狱里受责罚,感到苦恼,而此刻,良秀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竟泛出无可形容的光辉,俨然是心醉神迷的法悦#pageNote#29之光
辉。难道已忘记是在侯爷跟前吗,他双臂紧紧交抱着胸站在那儿。闺女拼命挣扎而死的情景似乎未映入他的眼帘。唯有绚丽的火焰之色,以及在其中备受苦难而死的女人的身姿,给他心里带来无比的欣喜——看上去就是这么个光景。
然而奇怪的是,事情并不仅仅是此人好像欢欢喜喜地凝视独生女儿临终的痛苦。当时的良秀不知怎的仿佛已不是凡人了,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庄严,活脱儿就像是梦中所见狮王之愤怒。所以,就连被突如其来的火势惊起、啼叫喧闹着在空中盘旋的无数夜鸟,似乎也不敢飞近良秀所戴的软乌帽子。想必这些天真的鸟儿也看到了宛若圆光#pageNote#30一般悬在他头上的神秘威严吧。
鸟儿尚且如此,何况我们,甚至听差也统统屏住气息,心中充满奇异的喜悦,感激得几乎战栗,直勾勾地注视良秀的脸,恰像瞧一尊开眼#pageNote#31的佛。响彻天空的火焰车,为之灵魂出壳、呆立不动的良秀——何等的庄严,何等的欢喜。然而其中唯有坐在廊下的侯爷,判若两人,脸色发青,嘴边堆着泡沫,双手紧紧抓住穿着紫裙裤的膝盖,仿佛一头口渴的野兽似的,喘个不停。……
二十
那一夜侯爷在融雪府焚车的事,无意中从什么人嘴里传到世间去了。关于此事,好像颇有种种贬词。首先,侯爷为什么要烧死良秀的女儿——最多的谣传是,恋爱
不能遂愿,出于仇恨而为。可是,毫无疑问,由于绘师脾气邪行,为了画屏风画儿,不惜烧车乃至杀人,侯爷完全是予以惩罚之意。我甚至听侯爷亲口这样说过。
再说那个良秀,也横遭物议:一心想画屏风,宁肯瞧着女儿当面给活活烧死,真是一副铁石心肠。有人大骂良秀,说他为了画画儿,竟忘了父女之情,简直禽兽不如。就连横川那位方丈也这么认为:“生而为人,倘为一艺一能臻于出神入化,竟不辨人伦五常,必堕地狱无疑。”
此后,过了一个来月,地狱变屏风终于画好。良秀当即送到府上,恭恭敬敬请侯爷过目。适逢方丈也在座,一见屏风上的画:烈火狂飙,肆虐天地,令人惊怖,不觉倒吸一口凉气。原本板着面孔,瞪着良秀的方丈,这时也禁不住拍着大腿赞道:“真鬼斧神工也!”侯爷听罢此语,苦笑时的那副神态,我至今难以忘怀。
从此,至少府里几乎无人再说良秀的坏话了。因为无论谁,哪怕平日多么恨良秀,见了那架屏风,都会出奇地为他那虔敬庄严的精神所打动,深深感受到火焚地狱的大苦难。
然而,等到那时,良秀早已不在人世。画好屏风的第二天夜里,他便在屋里悬梁自尽了。让独生女儿先他而死,恐怕他也无法再安心地活下去了。他的尸体至今还埋在自家房屋的遗址上。尤其是那块小小的碑
石,几十年来风吹雨淋,长满青苔,早就成了一座不知墓主是谁的荒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