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他走在街头,望向茫茫人海,有巨大的孤独感向小小的他袭来。他觉得他们三个像是坐在独木舟里一样,每个人的脸都冲着不同的方向,头顶是广袤的蓝天,身下是无底的海水,伸手一抓,什么也抓不住。
他问过父母关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事,可得到的信息寥寥。父母都不是话多的人,而在有限的辞藻里,对于被他问到的亲人,他们表现出来的也是疏离。
他跟着母亲在山里走,路越来越难走,不像是通往某个陵园的路,他不小心被土里窜出来的半截树枝绊了一下,摔倒在地上,母亲紧张地拉住他。他自己爬起来,拍掉身上的土,说,“妈妈,我没事。”
他一点也不难过,心里反而有点快活。他有种感觉,这次出行是妈妈的一个秘密,如果真的是要扫墓,那么他们要做的,也远远不止扫墓而已。这让他感到了一种冒险的刺激。
果然,母亲带着他在一棵树下停了下来。她从随身背着的旧书包里掏出两袋东西,打开其中一包,是一些糕点和水果,母亲把它们都摆在树下。然后他看到母亲对着那棵树跪下,闭着眼睛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他不明所以,也跟着母亲照做。
叩拜一番后,母亲站起来,背对着树身沿着树根站好,她对着一个方向,用脚当尺子一般,一步一步走出去一段,然后用脚在站着的那块土上用脚尖画下一个圆。然后她从背包里掏出一把小的铁铲子,开始挖土。
李一凡来了兴趣,他凑过去,以为妈妈在做什么游戏,说他也想挖,妈妈对他笑了一下,在周围找到了一块尖头的石头给他。母子俩挖了好一阵子,终于刨出了一个浅坑。然后他看着妈妈拍掉手上的土,把刚才从包里掏出来的另一个塑料袋放进那个坑里,埋了起来。
“妈妈,你埋的是宝藏吗?”小小的李一凡问。
母亲没有说话,只是温柔地看着他笑。他们又在树下面待了一会,然后妈妈收起刚才摆开的水果和糕点,把它们放回塑料袋,又装进背包里放好,领着他,顺着来时的路,下了山。
在山下,他们坐上一辆破旧的中巴车,到站后又换乘了一辆。期间他睡着了好几次,醒来时他说饿,妈妈就把塑料袋里的糕点拿给他吃。
“凡凡,你要答应妈妈,今天的事先不要告诉爸爸。”
“为什么呀?”
“因为这是凡凡和妈妈的秘密。”
“那妈妈你埋的是宝藏吗?”
妈妈愣了一下,然后还是笑,“是啊,算是吧。”
“那爸爸为什么不能知道?”
“这是一个惊喜,妈妈想自己告诉爸爸。”
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妈妈摸了摸他的脸,他吃完了糕点又吃了一根香蕉,肚子饱了,中巴车晃晃悠悠,他又困乏地睡去了。
后来,他果然一直遵守着自己的诺言,没有跟父亲提起过这件事。他不确定母亲有没有跟父亲说过,如果有,是什么时候。但他知道父母亲之间一直都是有话说的。有的时候,他起夜,路过父母的卧室,依然能够听到那里面传来父母低声交谈的声音。睡得迷迷糊糊的他听不清父母的话,可那样的声音让自己心安。
父母也有过争吵,也是在午夜时分,他们大概以为他已经睡着,所以交谈的声音比平日里稍微大了一些,他悄悄爬起来,趴在自己的门缝边,想努力听清父母争辩的内容。父亲像是在追问母亲什么,母亲说她真的不知道,可父亲不愿相信。父亲说他不可能就这么算了,母亲就劝他,已经这样了,不能再走回头路。
后来,他听到母亲抽泣的声音,父亲不忍心了,他说,算了,睡吧。
母亲病逝的时候他已经是个小小少年。他和父亲从火葬场回来的那天就开始收拾母亲的遗物。父亲直奔一个平日里母亲在管的樟木箱子,因为找不到被母亲藏起来的钥匙,他直接撬开了那上面的锁,打开一看,却都是一些泛着樟脑球味道的衣服,在箱子里捞了一阵,摸索了一番,可还是没能找出自己想要的找的东西。
“爸,你在找什么?”他有点不安地问。
“没找什么。”父亲把樟木箱子的盖子盖好。
他知道父亲不是在找钱,他知道他们家没什么钱的。
那天晚上,父亲喝了酒,睡得很早。他从自己的床下面摸出一个塑胶皮的日记本。那是他从妈妈的房间里找出来的。妈妈有记日记的习惯,即使后来她病得脱了形,每天也还是要写上那么几行字。但大多都是流水账似的生活记录,早上吃了什么,中午买了什么菜,家里的肥皂和洗衣粉快要用完了,这个月的生活费还剩多少之类的琐事。
她有一肚子的话,想要对谁说,但是不能说,也找不到可以说的人,所以她总得找个法子发泄一下,她不是真的想写一日三餐吃喝拉撒,只是有了写日记这个发泄的渠道,即使她想写的话一句也没写出来,有了这个形式,那也能让她的心里好受一些。
他把母亲的本子拿到台灯下,仔细研究那些如咒文般难懂的符号。也许离死亡越来越近的距离反而帮她褪去了掩饰,她开始写一些在外人看来模棱两可,可在她看来反而是真情流露的话。只是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脑子,她的视力也大受影响,所以写出来的字愈发地难以辨认,不仅字迹潦草,经常写着写着就写到别的行去,几股字拧在一起。
后来她的眼睛几乎彻底失明,她不再握笔。本子被好奇的李一凡偷偷地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