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讲一下三国演义 > 第27章 孙坚跨江击刘表(第1页)

第27章 孙坚跨江击刘表(第1页)

却说孙坚英勇无畏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四面包围了襄阳城,起了猛烈的攻击。忽一日,中军大旗突然断裂,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韩当心生警觉,他向孙坚建议说:“这是不吉利的征兆,我们应该暂时撤退。”但孙坚,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坚定地回答道:“我屡次征战都获得了胜利,夺取襄阳只是时间问题。怎能因为一阵风就折断旗竿,就这样草率收兵?“于是,他并没有听取韩当的建议,而是继续加强对城墙的攻击。

在城内,蒯良心急如焚地向刘表报告说:“我在深夜观察天象时,现一颗将星摇摇欲坠。根据天象的位置判断,这不祥之兆似乎预示着孙坚的命运。主公啊,您应该立刻写信给袁绍,请求他的援助。“刘表迅写好求援信后,询问众人谁有勇气突破重围送出这封信。这时,勇敢的将军吕公挺身而出,表示愿意承担这一重任。

蒯良对吕公说:“既然你勇于前往,那就听从我的计划:我将分配给你五百名精锐士兵,其中要包括擅长射击的弓箭手。你们将冲出敌阵,直奔岘山。敌军必定会派兵追赶,这时你应指挥一百人为先锋攀登山顶,收集石子作为武器;另外一百人则携带弓弩,埋伏在茂密的森林中。当追兵到来时,切勿直接撤退,而应在林间迂回,引诱他们进入我们的埋伏圈。一旦进入射程,箭石齐,动攻击。如果你们能取得胜利,立即射连续的号炮作为信号,城中友军会随即出城接应。如果敌人没有追来,就不要放炮,而是继续迅前进。今晚月色昏暗,正是行动的好时机。”

吕公仔细聆听了蒯良的计谋后,开始组织部队。随着夜幕降临,东城门悄悄开启,士兵们悄无声息地列队出城。而在不远处的孙坚大营中,孙坚突然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喊杀声。他急忙跃上马背,率领着三十余名骑兵冲出营地以查明情况。士兵报告说:“有一队人马正从我们的营地冲出去,朝着岘山的方向逃走了。”孙坚没有召集更多的将领,仅带领这三十多名骑士紧追不放。

吕公已经在森林茂密、地形复杂的区域布下了伏兵。孙坚的马匹迅,他独自一人率先追赶,与前方敌军相距不远时,他高声呼喊:“休想逃走!”吕公闻声回马迎战孙坚。两马交锋不过片刻,吕公便诈败退入山路之中。孙坚毫不犹豫地紧随其后,但却失去了吕公的踪影。

正当孙坚准备登上山坡时,忽然一声铜锣震天响,山上石块如雨般落下,林中箭矢密集如织。孙坚身受石击和箭伤,头部受到重击,脑浆四溅,他与他的坐骑最终都倒在了岘山的山林之中,英年早逝,仅三十七岁便壮烈成仁。

吕公勇敢地拦截了三十名骑兵,并且全部斩杀殆尽。他随后点燃了连珠号炮,其声音震耳欲聋。城中的黄祖、蒯越和蔡瑁分别带领军队冲出城门,江东的军队因此陷入了混乱。此时,黄盖听到了震天的喊声,他带领水军前来支援,正好与黄祖相遇。他们交手不到两个回合,黄盖就生擒了黄祖。

程普保护着孙策,急忙寻找逃生的路线。他们正好遇到了吕公,程普立即策马冲向前去。经过短暂的交战,程普用长矛将吕公刺落在马下。两军之间的战斗激烈异常,一直持续到天亮时分,各自撤回了自己的营地。刘表的军队则退回了城内。

当孙策返回汉水时,他才得知自己的父亲被乱箭射死,尸体已被刘表的士兵抬入了城中。他悲痛欲绝,放声大哭,周围的士兵也纷纷落泪。孙策悲愤地说:“我的父亲的尸体还在敌人手中,我们怎能就这样回乡?”

他的副将黄盖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已经活捉了黄祖,我们只需要派一个人进城去谈判,用黄祖来换回主公的遗体。”他的话还没说完,一位名叫桓阶的军吏站了出来:“我与刘表有过交往,愿意作为使者进城去谈判。”孙策同意了这个提议。

桓阶随即进城,向刘表陈述了他们的请求。刘表回答说:“孙文台的遗体已经被我妥善保存在棺木中了。你们可以立即释放黄祖,双方撤兵,不再侵犯对方。”桓阶正准备离开,表示感谢,这时一名谋士蒯良站出来反对:“等等!我们不能这样做!我有办法让江东军队全军覆没。请先杀了桓阶,再执行我的计划。”正是:

追敌孙坚方殒命,求和桓阶又遭殃。

蒯良深思熟虑地分析道:“如今孙坚已经去世,他的子嗣尚且年幼。这正是江东最为脆弱的时候,我们应该迅出兵,一举拿下江东。如果我们现在退兵,等到他们恢复元气,将会成为荆州的一大威胁。”

刘表却犹豫不决,他回答说:“但是我的好友黄祖还在他们的营地里,我怎能忍心抛弃他呢?”蒯良劝解道:“为了夺取江东,牺牲一个没有智谋的黄祖又有何妨?”然而刘表坚持自己的立场,认为放弃黄祖是不义之举。最终,刘表决定用孙坚的遗体交换回黄祖。

孙策得到消息后,立刻采取行动换回了黄祖。他恭敬地迎接父亲的灵柩,随后率领部队返回江东,将父亲安葬在曲阿之地。丧事结束后,孙策并没有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是积极行动起来。他在江都驻扎军队,广泛招揽贤能之士,以谦虚的态度待人接物。他的名声渐渐传开,四方的豪杰纷纷前来投靠。

在长安,权倾天下的董卓得知孙坚已逝的消息后,不由得松了口气:“这可真是为我除去了一大心腹之患!”他随后询问了孙坚之子的年龄,当得知只有十七岁时,便不再将其放在心上。自此,董卓的骄横更甚,自号为“尚父”,出入皆以天子仪仗相随,彰显着其权势的无上。

他的家族也因他的权力而水涨船高,弟弟董旻被封为左将军、鄠侯,侄子董璜则被任命为侍中,掌管禁军。至于董氏宗族的其他成员,无论长幼,一律封为列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