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何文长却不在意伯瞻你的存在?
并非是因为伯瞻不如乃兄马骠骑,而是因为伯瞻还没有展露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
伯瞻虽然出身西北,文长出身荆州,但你们都是我大汉的军中大将!
既然是军中大将,那么也应该清楚军中大将最看重的并非是出身。
你们最看重的永远都是能力,真正的军功与手段,文长所仰仗的从来不是先帝或者是陛下的庇护。
他仰仗的是这一次他的军功,是他的能力和勇猛!
既然文长可以,为何伯瞻不可以?
这一次老夫给伯瞻一次机会,让伯瞻担任我大汉的护羌校尉,让伯瞻亲自带兵进入安定郡,并且会让同样出身西北的伯约帮助伯瞻!
如此一来,伯瞻只需要在凉州打出来了自己的威名,这天下谁还敢轻视伯瞻?
同时。。。赵衢到时候是生是死难道还能继续让伯瞻为难不成?
老夫相信,以伯瞻的能力,从来不会仅仅担任我大汉的一名普通将领那么简单。
护羌校尉只是伯瞻的开始,日后的护羌中郎将,甚至成为新一任的凉州牧,雍州牧,司隶校尉甚至是继承马骠骑的骠骑将军之位也并非是不可以的事情。
伯瞻。。。。凉州才是你的战场,区区赵衢何足道哉!”
诸葛亮这些话说完之后,此时马岱脸上的表情也终于再次有了变化。
而这一次马岱脸上的表情要丰富很多,看着面前的大汉丞相,虽然马岱知道这还是在激将自己。
可是这些话就这么摆在自己的面前,让马岱也说不出半点反驳的话来。
最后,马岱在离开之前只是询问了诸葛亮一句话。
“丞相,当真要给岱这个机会么?”
这句话潜在的含义已经非常的明显了,当年他兄长郁郁而终的原因,大汉乃至天下都知道。
马岱并不痛恨大汉,也没有觉得先帝或者是丞相对自己的兄长过于苛刻了。
毕竟当年他们做了什么他们自己知道,放眼天下都算是相当渗人的存在了。
大汉能够给他们一个容身之地,已经算是对得起他们了。
如今诸葛亮说出来这些话,除了鼓励自己再次进入凉州之外,还有明年的重用之意。
所以马岱才询问这句话。。。当真可以重用自己么,当真敢重用自己么?
对于马岱的这些话,诸葛亮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当场写下了一封调令出来,直接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交到了马岱的手中。
“当年马骠骑并非是孤身前来大汉,他带来了自己麾下的本部兵马。
虽然当初的妾室和儿子还有副将庞德留在了汉中,不过同样也还有不少兵马跟在了马骠骑的身边。
这些人如今就在大汉,老夫会给你写下调令。
让这些人从成都赶到这里,成为伯瞻的副将,帮助伯瞻稳定局面,征讨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