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朱由校起用他的原因。
并非全靠历史的评价和判断。
“熊爱卿,以你的修为,这点伤不算什么。”
“朕就问你,有没有能力守住辽东现有疆域?”
熊廷弼道:“回陛下。”
“如果军政大权都由臣做主,臣有信心挡住后金。”
“好,很好!”
“朕要的就是你这个信心。”
“不但如此,朕还赋予你生杀大权,给朕坚守住五年。”
“辽东地方豪强、军阀,现有里应外合者,你都有斩杀之权。”
“银子,朕每年给你两千万两。”
“加辽东所有税收,足够辽东军费。”
熊廷弼震惊地看着陛下,不敢置信道:“陛下,这……”
朱由校自信道:“朕从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辽东军政早已糜烂。”
“朕需要一个掌握军政大权的强势臣子方能有所作为。”
“辽东方面,只需控制住局面,遏制后金对帝国的蚕食。”
“朕有信心五年内解决大明问题。”
“五年后便是朕御驾亲征之时,彻底灭了后金。”
熊廷弼没有任何犹豫,这是他一辈子最好的机遇。
如果辽东没有任何掣肘,没有朝廷的干预,如果都做不好,死了也瞑目。
“臣熊廷弼一定不负圣恩!”
朱由校道:“爱卿有此决心和信心甚好!”
“朕御驾亲征后金之时,你便是先锋。”
“现在去西厂拿三千万两银子去辽东。”
“立即任!”
“谢陛下,臣明日就出!”
看着熊廷弼干脆利落地离开干清宫,朱由校不由笑了起来。
“帝国需要这样的将军,这样的臣子。”
熊廷弼要是做不到,也不敢答应下来。
说明这个任务很轻松,并没有想象中的难。
以前难,是因为辽东有掣肘之人,无法做到军政统一号令。
现在朱由校解决了这个问题,赋予他在辽东最高权力和生杀大权。
作为一个将领。
如果还不能挡住后金,那不是朝廷和天子的问题,是他自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