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匠户出身,只不过现在他们都是奴隶,用手艺也换不到饭吃,世代传承的手艺逐渐荒废。
易清山问道:“你们可都会铁匠活?”
“会”。
“会一点”。
“都会”。
他们都是杨越特意挑选的铁匠匠户,专门精通铸造铁器的,有的会打农具,有的则是会打兵器。
“打农具没什么稀奇的,不过我要你们造出这个。”说着,易清山把自己随身携带的火铳拿出。
“这是火铳,小人认得。”一名匠人说道。
易清山大喜,连忙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匠人答道:“小的姓钱,名礼,小的父亲以前在世的时候教过小的做火铳,不过小的好久不做已经生疏了。”
“既然会做那就好办了!”易清山转头对着杨越说道,“杨先生,咱账上还有多少银子?”
杨越回道:“矿场所获加上商队卖物资所得,再加上赵彦平所赠,共计白银1500两左右。顺便提一嘴,库中尚还有数万斤生铁,足够支用。”
();() 易清山说道:“那极好,以后所有工匠每造出一杆火铳赏银二十两,若是教会一名徒弟,则赏银一百两,我说到做到。”
易清山心想这个奖励不仅可以激励工匠们加紧干活,还能极大程度地避免工匠们偷工减料,毕竟有钱赚谁还会去冒风险偷工减料呢。
并且这时候的工匠都是很值钱的,更何况是在这偏远的东北,能培养得出一位会制作火铳的工匠就很不容易了,多下点本钱也是应该的。
工匠们闻言都面面相觑,一把火铳造价也才二两银子,教会一名徒弟更是用不了几个月,而这位年轻的首领出手竟如此大方。
易清山转而严肃道:“有赏就有罚,每人每月月必须做出三把火铳,其中若是有两把不合格,则罚银一百两。”
一名工匠试探着问道:“要是一个月有三把不合格呢?”
易清山冷笑道:“若是有人一个月三把都是残次品,立马斩立决。这火铳质量可关乎着将士们的生死,我最痛恨那些偷工减料到了,到时候可别怪我事先没说。”
工匠们连连点头,表示以后做出来的火铳绝对保质保量,不敢有偷工减料。
易清山又补充道:“以后每做出一把火铳,须得在枪把上刻上姓名,所有人的尺子也得确保统一标准,我可不希望看到参差不齐的产品。”
钱礼赶紧说道:“质量我们可以保证,只是这一月三把火铳确实有点赶,火铳最重要的就是枪管,做一根枪管差不多就得要去十天。”
易清山笑了笑,“这个还不简单,既然靠人力锻造枪管困难,那咱就借助别的力,你看到威虎山上流下来那条河了吗。”
钱礼错愕道:“我们锻造枪管跟河有什么关系……借助别的力……难道……”
钱礼恍然大悟道:“河水确实能提供动力,在我老家云南有一种水车,它通过水来推动滚轮,当地人用它来碾米,只不过很少人知道这个方法罢了。”
易清山笑道:“正是如此,既然水能推动动水车,为何就不能用来锻造铁器?这样匠人们便不用辛苦捶打了,岂不是方便的多?”
钱礼欣喜道:“确实可以。”
“那你能不能造出这种水车?”易清山期待地问道。
钱礼想了想说道:“若是能给小的一点时间,我想应该能做出来。”
易清山松了一口气,“这个月就先不打造火铳了,大家多打一点兵器和农具吧。”
众工匠领命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