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列强是要来赚钱的。
日本人灭亡中国,列强无所谓。
但是日本人要耽误他们发财,这列强就会暗中使坏。
日本毕竟是岛国,大部分资源都是需要进口的。
所有其中的利益交换,那是难以避免的。
国民政府也深知这一点,所有也使出浑身手段,去拖住列强。
证明自已还是有一点点用处才行。
万一上海被列强放弃,那么这附件仅存的工业设备,都需要拉到内陆去。
这是民国为数不多的工业火种,也是抗战最坚实的后盾。
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所以也需要有更多的炮火填入淞沪战场上,挡住日本人。
打不过也得打。
战争的主动权,其实一直在日本人手里,而不是在国军手里。
也许在沿海与日军决战是愚蠢的军事行为。
但从政治和长远的战略规划来看,这才是最高明的。
牺牲一部分人,保留了宝贵的工业火种。
与此同时,一条从内陆通往新疆的隐蔽公路也开始修建。
日后将成为苏联武器进口的重要渠道。
在偏远的大西南,二十万军民开始齐心协力,在高山峡谷中修建公路。
日后将演化成最宝贵的滇缅公路。
还有号称世界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上,那些数百年前的古道也被重新开辟出来。
这里日后也曾经运输进来几万支英国步枪,有效的支援了抗战。
也许他们对于抗战而言,是细小的输血管。
但无数的血管融合,才能使昔日的东方巨人再次复苏,再次强大。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时间很重要。
日本人深知这一点。
所以在利益交换完成后,日军的主力部队又一次抵达了上海前线。
对于好不容易拿回罗店边缘的国军而言,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大难来临。
所有前线的部队都在积极的准备天亮以后的战斗。
按照以往的习惯,白天是日本人的,晚上是中国人的。
如此轮回顺序。
直到把其中一方的资源耗尽为止。
所有,天刚刚亮的时候,就有军官暴躁的抽打士兵。
“起来,起来,都给老子起来。”
“挖战壕,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