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面目清秀。
一身灰白色道袍的少年人。
正坐在院门口空地上。
旁边一颗的大柳树。
随风摆动着枝条。
。树下,少年手捧一本经卷,正津津有味的细心品读。
不远处,一条大黄狗懒洋洋的,且舒服的翻了个身。
继续眯眼纳凉。
来此数月,倒是没有现什么意外。
唯一一次意外,便是边境正在大战。
急需补充兵源。
姜国全国上下。
全部总动员。
凡事十二岁以上,五十几岁以下,全部纳入征兵标准。
但是,有一个特殊情况。
凡事遁入空门的修道之士不在此列。
古午探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毅然决然选择加入离此不远,五十里外牛头山,清虚观。
开始老道士是不愿意的。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殷勤付出,不懈努力的情况下。
终得老道士的青睐。
收入门下,做了一名记名弟子。
赐下道袍度牒。
便正式成为了一名道士。
老道士临到寿元将近,收的一名天赋异禀骨骼惊奇的弟子。
一段时间内,总是面带温和而又慈祥的笑容。
对于弟子的修行,也是非常上心,总是不厌其烦的悉心教导。
本身清虚观道门典籍,也珍藏了不少。
如此,一师一徒相处的非常融洽,对于古午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也是耐心解答。
每每看着自己的这名弟子如此勤奋好学。
也是老怀大慰。
眼看着寿元将近,以往对于生死之事看淡的他。
头一次,有了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念头。
但每当想到此,便失笑的摇摇头。
为自己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感觉到好笑。
有可能是自己的心境乱了。急忙认真的默念几遍静心咒。
以此来舒缓自己即将不稳的道心。
古午自然不知道,老道士的想法。
每日除了烧火做饭,劈柴挑水外,便是蒙头看书。
凡是藏经阁所藏珍贵典籍,道藏,具都被他看了几遍。
如此大半年过去。
清虚观所藏珍贵典籍被他读的滚瓜烂熟。
在某些方面,比他这个师傅都毫不逊色。
为此,清虚子笑的合不拢嘴。
暗叹自己后继有人了。
每每有别的道观,以及佛寺道友来访,都会忍不住显摆显摆。
使得,跟他相交多年的老朋友纷纷侧目。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上个月,老道士含笑且,不舍的闭上了眼睛。
彻底回归大道的怀抱。
古午为他收拾了身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