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春秋是鲁国的史书吗 > 第32章 杞人忧天 你杞国佬也来烦那就打一顿吧(第1页)

第32章 杞人忧天 你杞国佬也来烦那就打一顿吧(第1页)

鲁桓公是一位务实的国君,他看得很清楚,这年头,礼法已经不能当饭吃了。任何一个诸侯国想要强盛起来,或者说想要在这个世上活下去,靠的是实力。

实力的基础,那便是土地和人口!你看南边的楚国,几乎年年都在扩张领土。还有秦国,已经将周天子分给他们的歧、丰、镐一带土地从西戎那里夺了回来。还有郑国,本来只是一个寄居于中原的小国,现在实力强大得不得了。

但能够理解鲁桓公的人并不多,除了国内那些个公卿大夫们外,甚至还有国外关心鲁国的人,也为鲁桓公这次将郜鼎入太庙担心起来,比如杞国国君。

杞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家,而且寿命挺长的,因为杞国自夏代开始便存在了,是正宗的华夏诸侯,国姓为姒,大禹的直系后裔。

但到周武王灭商时,杞国便不知到哪里去了。周武王找啊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大禹的直系后裔杞东楼公,按照二王三恪礼制,周武王封他为杞国国君,公爵。

前面讲过,二王三恪,是指周武王分封诸侯,除了分封姬姓子弟和灭商功臣为诸侯外,还分封黄帝后裔于祝国、尧帝后裔于蓟国、舜帝后裔于陈国,分封夏朝后裔于杞国,商朝后裔于殷国,称为二王三恪。

分封这个二王三恪的主要精神是兴灭国,继绝世,扬古代先王之盛德。所以这些诸侯名义上不是大周王朝的臣子,而是大周王朝的贵宾,大周天子对这些诸侯以贵宾相待,以示对古代先王之德的尊敬。

讲白了,就是尽管你们祖先建立的王朝尽管被灭了,不能称王了,但我们大周王朝还是要尊重你们的,因为你们的血统非常尊贵,是古老的贵族。身份虽然变了,但贵族血统这个东西没变,不能把你们当庶民屁民。

我们大周王朝,当然是最讲道德礼仪的,所以我们对你们先王后裔以礼相待。这不,让你们都当诸侯,而且是级别最高的诸侯,公爵。

也就是说,一开始,杞国和殷国、陈国、蓟国、祝国一样,因为属于二王三恪诸侯,所以级别都是公爵。

虽然级别很高,但实力是不给你们壮大的,所以一开始这些公爵们的地盘都很小,所拥有的人口也都很少。尤其是被大周王朝所灭的商王朝后裔诸侯殷国,其大量商民被大周王朝迁去其他地方,这令殷国非常不满。

于是,殷国造反了。当然,造反最终是失败了,周天子一怒之下便不再让殷国存在了。但又要顾着二王三恪的礼法面子,于是就封了一个宋国。

我们大周王朝对你们这些先王后裔那么客气,你们居然还要造反?那得好好治治。

治的手段是两个,一是在二王三恪这五个诸侯国的周围,密密码码新封一些姬姓诸侯,全面监视。二是降个级别吧。于是陈国、杞国等便被降为侯爵。

杞国一开始封于杞地,即今天河南杞县。当时级别很高但实力很弱,被中原姬姓诸侯看得死死的,根本无法展起来,于是便迁往山东。

谁知到了山东后,杞国又莫名其妙卷入东夷叛乱,虽然没被大周王朝灭了国,但却再次被降了级,成了伯爵。而且还被鲁国等诸侯给死死看住,一动也不许动。

反正这个杞国挺可怜的,到哪里,哪里都不待见,貌似总是受到欺凌,单单是迁国迁都便无数回。如此折腾,导致一个叫张三的杞国人受不了了。

天要塌下来了么?张三每天忧心冲冲,终于有一天,这种担忧达到了高潮。那天他走在旷野,抬头看看老天,突然觉得天极有可能塌下来,那自己肯定要被砸成肉饼了。

张三大惊失色,忙跑回到家里,关上门。

刚松了口气,突然又想起万一天真的塌下来,那岂不是把自己的房子砸塌了,然后自己连同被砸扁了?不行,得找一个确保安全的地方。

张三突然想起以前自己在山上放牛时,有一个山洞,快去那里吧。张三赶紧逃离家门,跑到山上,一头钻进山洞。

张三在山洞躲了半柱香的工夫,突然又头大起来,因为他想了想,万一这天塌下来,那肯定要将山洞给堵死,那自己不是要被闷死或者饿死?

张三终于疯了,逢人便叫嚷着“天要塌下来,我们怎么办”之类的话,这便是杞人忧天的典故。

当然,这个典故有很多版本,比如张三不但担忧天要塌下来,他还担心地要陷下去。

最后,有人开导他天是聚气而成,不可能塌,地是堆土而成,也不可能陷,叫他别担忧。于是,他的精神病症也好了。

那是传说故事,但这个时候的杞国,却真的让有一人很担心。不过,他不担心天会塌地会陷,他担心的是鲁国,因为这位年轻的鲁侯居然将宋国人贿赂的郜鼎放到了鲁国的祖庙。

这个杞国人正是杞国国君杞武公。杞武公认为,自己的杞国本来是尊贵的公爵大国,结果就是因为那些个不讲礼的诸侯时不时欺负一下杞国,杞国不但没处伸冤,反而被迫四处流浪,混到这个时候连级别也都降了两级,成了伯爵。

如果让这种不讲礼的风气在春秋江湖流行开来,那极有可能杞国真要灭亡了。其他的诸侯,杞武公觉得是孺子不可教了,但你鲁国是什么诸侯?那是周公旦所建的国家,是全天下诸侯礼仪之啊,连你鲁国都开始不讲礼了,那真要完蛋了。

杞武公越想越觉得自己有责任应该要好好对那位小伙子鲁侯讲讲道理,让他不要走邪道,回到重教遵礼的正道上来。

于是,公元前71o年7月某一天,杞武公不顾自己年已花甲的高龄,也不顾酷暑,急匆匆赶到鲁国,朝见鲁桓公。

鲁桓公一开始很高兴,心想自己刚亲政,便有诸侯国君来朝见。

但没想到,杞武公一见到鲁桓公便责备道:“鲁侯这样做不对啊,郜鼎怎么可以放到鲁国太庙啊?那可是宋国人的贿赂之物。寡人远在杞国听说此事,非常着急,今天特地赶来劝鲁侯,别做这种违礼乱法的事,贵国先君周公怕是很不高兴呢。”

啊?你小小杞国算什么东西,居然跑到鲁国来对寡人大放厥词?!

鲁桓公本就年轻气盛,当时便来气了。但不管如何,见邾武公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忍了忍没作,但内心上已经不再鸟那老头了。

邾武公见鲁桓公不鸟自己,摇了摇头,长叹数声,只好转身就走。

他一边走在鲁国都城曲阜大街上,一边对着鲁国人说鲁侯非礼,你们鲁国上下怎么不好好劝谏国君呢?

鲁桓公终于火大了!邾武公回到杞国后不久,公元前71o年9月,鲁桓公下令讨伐杞国,出兵的理由非常干脆:你杞国佬对大周王朝宗邦诸侯鲁国大不敬!

杞国哪里敢抵抗?史实记载,鲁军长驱直入杞国。

当然,鲁桓公不敢灭了杞国,毕竟这个杞国可以说是大禹后裔之国,自己执政的鲁国再怎么样,也不能灭了一个身份上是属于二王三恪的诸侯啊。

教训了一把杞国,抢了一把后,鲁军撤退回国。

想想也好笑,鲁国人将人家贿赂的郜鼎放到鲁国自己的太庙,关你杞国什么事?你杞武公居然为这事大老远跑到鲁国去责备鲁国国君,结果讨了一顿打来,这应该算是真正的杞人忧天故事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