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刘璋三国志14 > 第30章 各方喜讯(第1页)

第30章 各方喜讯(第1页)

接下来的半个月内,庄园的一切都在照着刘璋设计好的在展。

第一批酒已经酵完毕,现在已经开始蒸馏,只待蒸馏提纯完毕,就可以开始出售了。

内城的民居还没拆,因为外城的民居还没修好,不过一切都在稳步进行中,也就是一两天的事了。

刘和根据刘璋所设计的自然村制度,执行了下去,果然效果大增,一个人管五万人,和一个人管理五百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刘和把庄园里的老人聚集起来。又从难民中挑选了一批看起来聪明伶俐的加入进来,组成家丁队,刘和在每个自然村都分了一个家丁驻守,协助族老管理村子,然后让剩下的人专门负责运输,哪个村子缺东西,运输队的人就赶紧把东西运过去。

刘和只负责管理那些自然村就行,五万多人被分成二十个自然村,刘和管理起来简直不要太轻松,如今刘三专门负责酿酒,刘和负责建设。

刘和按照自然村进行规划建设,一排排的民居拔地而起,整齐的围绕着内外城墙修建而成,整齐的房屋,干净的街道,让人看了耳目一新,也算是一种享受了。

城中还打了很多地下井,还有很多蓄水池,引后山溪水进入城中,然后把蓄水池灌满,如今只能做前期挖沟的工作,因为天气太冷,水都结冰了,那里引的出来,地面都是冻的邦硬,也就是人多力量大,才能把沟挖出来,要不然刘这个天气,根本不适合开工。

人多的好处就是可以同时开工,三万人负责修建外城,两万人负责修建内城,剩下的几千人负责修建大粮仓。

每天还有几百到一两千人不等的难民蜂拥而来,刘璋是来者不拒,反正这些人又不需要付工钱,只要管吃管住就行,这种免费的劳动力为啥不要?

他现在可是司隶赈灾使,有权利接收这些难民,谁都不能说什么,刘璋先是让人假惺惺的宣传这是朝廷旨意,他才能接收难民,但是紧接着就开始爆料,朝廷不给钱不给粮,这些物资都是他自掏腰包救济的,要让人们知道是谁救了他们,别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徐晃把军队也进行了整编,徐州糜家的家丁已经到位,徐晃挑选一番,大部分都合格,那些不合格的都被他打到刘和那里,做些后勤工作。

如今的庄园也属于武装力量爆表了,只是还没成军而已,一旦训练完成,再换装完毕,必然是一支招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

至于刘璋为何敢说这大话,那自然是有原因的,在刘璋看来,古代军队无非看重三点:将领能力、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对于将领能力,刘璋是这样认为的,古之名将,之所以能成功,大部分都是后来历练出来的,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名将,个别开挂的除外,比如冠军侯霍去病、韩信等人。

刘璋成立了军校,所有屯长以上军官都必须来上课,由刘璋亲自讲解,其实他也是半吊子水平,可他识字多啊,而且还看过兵书,还在卢植那听过几天课,不敢说能把这些人都教育成才,可好歹也能让他们脱离文盲的阶段吧?

刘璋先让这些人开始识字,一天不用多学,认识三十个大字就行,其余时间刘璋给这些人讲兵书,讲战场应该注意的事,讲军队常识,不要再出现上次乐进那种蠢事了。

刘璋把自己所学的,结合后世在网上看到的,一股脑都交给他们,理不理解不重要,能记住就行,俗话说得好: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嘛,多读书总没坏处。

如今庄园里的军队加上徐荣的部队,共有一万多人,两个校尉:徐晃和徐荣每人统领两部,分别是白冰所部,乐进所部,段俊所部和张固城所部。

每个部下边有五个曲,每个曲下边有五个屯,全军共有两个校尉,四个部级司马,二十个曲级军侯,一百个屯长,这一百二十多人就是军校的主要成员,等他们学会以后,再回去教下边的队长、什长、伍长们。

一级级的教下去,要让他们知道怎么打仗,因何而战?为谁而战?要有信仰,没有信仰的军队注定成不了常胜军。

刘璋觉得他都快化身成传销头子了,每天都在教室激情澎湃的演讲,把下边这些人讲的如同被打了兴奋剂一般,如果不是刘璋拦着,估计这些人早抄着家伙出去打山贼了,刘璋觉得如果把他放进黄巾军里,那也是个小渠帅,就凭这手忽悠技术,咋不得弄个官当当?可惜自己是个皇室成员,不能加入黄巾军。

对于令行禁止,刘璋就一招——练,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把前世的军人训练手册搬出来照着练。

负重训练、长距离跑步,俯卧撑、蛙跳等锻炼体能的训练。

各种穿越障碍物,攀岩等锻炼人反应能力的训练。

走正步,站队列,这个锻炼的是纪律和忍耐力,想象一下,凛凛寒冬之中,站在训练场一个时辰不能动,想象一下什么滋味。

刘璋的目的就一个,把这些兵训练成,身体反应大过脑部指令的部队,一声令下,说进就进,说退就退,不论前方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不要犹豫,往前走就行。

至于说赏罚分明,那更简单,立功和犯错的条例都罗列出来,传颂全军,让所有人都记住规矩,立功就可以得到赏赐,犯错就会受到处罚,自刘璋以下,所有人一视同仁,谁犯错都得被罚。

军饷每月月初放,要保证到每个人手里,不能有克扣的情况出现,目前只能寄希望于这些军官不监守自盗了。但刘璋还是宣布,欢迎所有人互相监督,互相举报,一旦查实,不严重者关小黑屋两天,情节较轻者,官降两级,杖责五十军棍,情节严重者,斩示众。等他的秘密武器出来,就不怕这些人敢监守自盗了。

刘璋成立了一个政治堂,这个地方的学员,都是刘璋从一万军队和五万难民中挑选出来的,对这些人,刘璋就两个要求:聪明伶俐、对他忠心。

这批人共有五百多人,他们的年纪不等,最小的才十一二岁,最大的十七八岁,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再大就成年了,成年人经历的多,不好忽悠,小孩还没定型,此时的他们就是一张白纸,你怎么画,他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刘璋晚上训练军队军官,白天则是来教育这些孩子,这都是未来的军队支柱,马虎不得,能不能让所有军队忠心于他,就看这些人的了。

刘璋对这些人的训练更是苛刻,更是定出封闭式的规定,每个月只允许回家一天,其余时间必须待在学堂,但是待遇也是顶尖的,这些人在训练期间,他们的俸禄就等同于部队的队长,等学成以后刘璋还会对他们进行考核,到时候才会定具体的职位。

对这些人,刘璋的定位就是政治人员,他们将负责监督长官,统计战功,感化俘虏,对部队的士兵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知道应该忠心于谁,听命于谁。

所以他们的训练被划分为很多种,每天晨跑、做俯卧撑、负重训练、野外五公里、十公里、二十公里长跑等,做这些就是为了锻炼体能,没有好的体能怎么行?容易生病不说,部队急行军怎么能跟得上?总不能让整个部队等他们吧?

学文识字,这是基本功课,不识字怎么给人写家书,记功劳?怎么管后勤物资?刘璋不需要他们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不需要他们学习四书五经,但是必须要能识字,明事理才行。

然后是基本的军事常识训练,这是给军队配备的副官,不懂军事怎么行,不需要多精通,但是常识得懂,此处的反面教材就是乐进,乐进如今都出名了,就是因为上次接收难民的事。

刘璋每天的感觉就是:累、困、痛并快乐着,累是因为一天白天得去政治堂上课,还得监督他们,还得去城中视察,有时候朝廷来人还得负责接待,城里有事还得他拿主意,还得协调各个地方。

晚上还得给军官们上课,可为了未来能自己当家做主,不寄人篱下,现在这点苦这点累算什么?

好在一天都能见到貌美如花的夫人,还能吃到她做的香喷喷的饭菜,看到糜环开心的笑脸,刘璋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糜环本来第二天就要走的,可是看到刘璋一天这么辛苦,哪里还舍得离开,坚持要留下来,刘璋只好由着她了。

刘璋本来觉得别人都在受苦受累,自己带着女人算什么事,后来一想,不对呀!自己可是这个庄园的主人,这又不是出征在外,为啥不能带女人?

自己又不是汉灵帝刘宏那种昏君,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夜夜笙歌不理朝政,自己就一个女人而已,怎么了?怎么了?我刘璋忙碌半生,享受享受怎么了?接着奏乐接着舞!

晚上更是能得到糜环的精心服侍,先是温柔的替他洗脚,然后根据他的兴趣爱好,尽可能的满足他,让刘璋一时间开心的飞起。

两人一个是两世没碰过女人的老男人,一个是初尝禁果,食之入味欲罢不能的雏鸟,这干柴烈火碰到一起还有的好?

两人不断实验,真是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原来这种事情让人这么着迷啊,两人黑天暗地的嗨到半夜,导致刘璋第二天扶墙出来,上课都迟到了,让学员们好一通嘲笑。

刘璋嗤之以鼻,你们这群没被处理过的男人懂个屁,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蔡邕趁着休沐的时间,也带着蔡琰来庄园了,蔡邕是来看看刘璋的庄园展的怎么样了,再看看酿酒的进展,听刘璋把他的酒吹的天花乱坠,可这光打雷不下雨的,身为好酒之人的蔡邕怎能忍受的了?听闻再有几天就可以出来第一批酒,蔡邕叮嘱刘璋,出酒第一时间就要给他送去,刘璋满口答应,毕竟能不能娶到蔡琰还得这老头点头才行。

蔡琰纯属于在京城待久了,想出城来玩的,再加上好多天没看到刘璋,也想念的很,刘焉已经跟蔡邕提过两人的亲事了,蔡琰在屏风后边偷偷听到的,蔡邕答应了,只是现在日期还没定而已,等订婚以后想再见面可就不容易了。

刘璋先带着蔡邕在内城和外城都看了一圈,还有地下室,大粮仓都带着蔡邕看了,只有军队没去看,这个不好让蔡邕知道的太多,如果让蔡邕知道,他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拉起来一支上万人的精兵,不知道蔡邕还敢不敢把女儿嫁给他。

蔡邕看着拔地而起的高大城墙,排列整齐的民居,整洁的街道,装备精良的护院队伍,满满的粮仓,不禁心生感叹,自己这个弟子了不得啊,将来必然不是池中之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