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大唐天将军免费 > 第四百七十章 与王维最后的王维(第3页)

第四百七十章 与王维最后的王维(第3页)

“摩诘别这么说,你有佛祖保佑,会逐渐痊愈的。”

李瑄向王维安慰道。

王维元气亏损,暗疾从生。御医告诉过他,王维已经病入膏肓,以现在的医术,无法医治,除非华佗再世。

“我看《大唐月报》上,有古文兴起,至尊的《师说》《马说》,令人叹为观止。还有一众诗人,特别是杜子美的诗歌,行体令人陌生,但字句皆工,思想无双。我的时代已经过去。”

王维微微一笑,他知道李瑄在安慰他。

即便明日死,就明日死吧。

他只是想看大唐的将来。

实在不行,于九泉之下,问一下其他唐人也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自古以来,文学是随着时代变化和人们所遭遇的时代不断改变的。沉重、苍凉、繁华盛世,有为而无不为,种种体现,全看国家的变化了。”

李瑄缓缓地向王维回答道。

他曾有意缔造百家争鸣。

但他知道那个时代回不去,也不可能回去。

这个时代,是大一统的时代,思想要统一。

这样才能向新时代迈进。

“至尊能这么想,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

在王维心中,李瑄是圣君。

尧舜事迹不详,而李瑄是真正存在于当世。

他能克制欲望,能与平民百姓同甘共苦,一切能从国家百姓的利益出。

开元中后期,宰相韩休敢于犯颜直谏。

李隆基若有任何失德的地方,韩休的劝谏,很快就会到达李隆基的面前。

甚至李隆基打猎的时候,都得偷偷摸摸。

为此高力士忿忿不平,他看到李隆基因不能纵情玩乐,日渐消瘦,向李隆基说不能纵容韩休损失天子的威仪。

但李隆基却说出那句千古名言:吾貌虽瘦,天下皆肥。

事实证明,一个人说什么没用。还要看怎么去做。是以“知行合一”,才是最高境界。

历史上不少大人物、诗人,所说与所说,可谓是背道而驰。

李隆基刚说出这句名言不久,就把韩休罢相,韩休仅在相位八个月。

然后就是开元后期的放飞自我。

李瑄与李隆基截然相反。

现在长安流行着一句谚语:天子无威仪,苍生且富裕。

人们说李瑄这个天子,是天下最没有威仪的皇帝。

没有三宫六院;废除太监制度;释放无数宫女出宫;让大量御医出宫,给贫贱百姓看病;仪仗队削减三分之二;关闭了所有的行宫,关闭华清宫、大明宫。

这种节省的,不仅仅是明面上的开支。

在上行下效的情况,满朝文武,人人自勉,不敢奢靡。

无数财富得以用于民生,改善道路、建立济生堂、乡学、慈幼堂,建立日常用度的工厂,更改农业的技术,鼓励百姓种植新品种的瓜果蔬菜。

一切的一切,都是良性循环。

王维也是开了眼界,皇帝竟然还能这样?

以前天下供养皇帝,养一座长安城的王公权贵。

现在则是建立行省,展中心城市,以国家财政赋税支持,去反哺地方。

以前地方上年年献宝,现在则不必。

“至尊,我年轻的时候,也不想隐居于山水之间,然朝堂诡谲,半生蹉跎,仕途又起起落落。自我明白先帝任我高官,是因为我天下文宗的身份后,想要粉饰太平,我就心灰意冷,躲藏于这辋川之中,行走在终南山之上。我也没能力辅佐至尊了,我是无能之人。”

临终之前,王维又向李瑄说起真心话。

世人认为他是凡脱俗的隐士,半隐半官,境界高深。

但谁甘心这样?

当李瑄攫取权力,王维虽是秘书监,但他却不选择辅佐。

看到李瑄在政治上的铁血,王维终于明白,他没有这样顶级政治能力。

去地方上为一太守,又有心无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