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的税务,仅一府之力,就能以百万计算。在历史记载里,巅峰税收达到了四百多万。
谢星珩前几年在京城户部任侍郎,据他看的资料显示,这几年的国税总额也就一千多万左右。海城的税收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他是做过生意的,也切实的去过了很多城市。
以他的见闻,大启朝不该穷成这样。毕竟朝廷不止一个盐场,内陆还有盐池、盐矿,沿海城市比如上陵府,税务也不少。
如此版图,一千万的税收,平摊下来,一个县城一万两,合理吗?
把贪腐这块儿的银子捞出来,朝廷自然就富了。
话回正题,他俩一个算户部的账,一个算盐课司的账,再仔细核算开支。
谢星珩在城里添置了太多的岗位,又以官府的名义,投资扩大了众多街坊,另外还有建设所需、实验所需。
这些地方,看起来就百两千两的支出,但别忘了,海城是个府城,他忙几个月,会有多少个百两千两?更别提还有后续的补充投资。有的地方,累积起来,能达万两之数。
再有海城周边府县的扶持,尤其是同省的府县。
从前都是海城“吸血”,如今该反哺了。
这些地方,在投资生产之前,需要先建设。
它们连个生产的作坊都没有几个,这块的投入很大。
两人对着账目半个月,确认今年的最终税务还有七十多万两。
主要原因是因为盐价没降下去,只此一项,就是庞大到难以估算的巨额财富。
谢星珩看到这个账,认为林庚极有可能同意他的建议。
如此建设,都还有这般财富余下,战争结束以后,各处休养生息。除了盐以外,他的商务令又会在各地继续推广执行。
产业多元化,税收丰富化,民众幸福度提升,生产力高了,可以弥补些盐税空缺。
时代因素,盐始终要朝廷管制,可以采取“按需购买”的原则,即使盐价降了,也不能大批采购。
这样可以防止走私。而利益降低,风险提高,盐贩子会相应减少。
再多展几年,清理清理贪官污吏,大启朝的整体税收绝对会高于一千万。
林庚现在富可敌国,他手里的盐没多少,相信他能理解其中关窍与利害。
谢星珩敛眸沉思一番,在上报税务的折子之外,又写了一封信。
这回是奏疏,谈一国经济。
进入新的一年,战事接连告捷。
宋原收到的战报里,有一封是给谢星珩的信件。
是林庚写来的。他没说拒绝建议,但也没用深谈,只说见面详谈。
见面的时间,在今年六月。让谢星珩携带家眷,叫上师和光一家,一同上京。
与信件一起送来的,还有一个大活人文京。
他被霍叔玉的人劫走以后,在山村生活了半年多,直到有人来接他,他才得以回来海城。
文世昌看见他,绷着的心神大松,眼泪横流不止。
这是一个好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