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现合适的商品。”
“他们定会果断出手,批量采购。”
“这是他们的工作任务指标。”
“对于削皮刀,我在每一把的手柄上都打上了我们轧钢厂的品牌钢印。”
“外地来的采购人员一旦拿到样品,后续大批量采购时。”
“极有可能仍会选择与我们厂合作。”
“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
“当然。”
“这其中也有一定的风险。”
“毕竟我们现在还不清楚削皮刀的真实销量。”
“若销量不佳,盲目生产导致货物积压,那就等于浪费了资源。”
“但我认为问题不是很大。”
“先储备几万把削皮刀。”
“最坏的情况无非是慢慢销售,反正削皮刀不会变质。”
“即使只能卖出一半,我们也不会亏本;但若能抢占市场,情况就会截然不同。”
听罢此言,
杨厂长和李卫民眼前一亮。
这样的营销理念在这个时代并不多见,预售和饥饿营销等策略尚未普及。
然而稍微思索一下,
他们现李怀山的观点颇具道理。
削皮刀成本低廉,主要材料不过是铁皮加上人工和电费。
一把削皮刀的成本不足一毛钱。
即使储备五万把削皮刀,
总成本也就几千块钱,实属微不足道。
那时的老百姓手中虽然拮据,但国营厂往往并不缺钱,而是物资匮乏。
一旦物资充裕时,
某些工厂一年的招待费用都能高达几十万。
相比之下,
几千块钱的投资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
因此,
在权衡利弊后,
杨厂长和李卫民达成一致——
决定囤货!
暂且不说别的,
先囤积五万把削皮刀再说。
只是目前厂里只有一台冲床,即使熟练运作,每日也只能生产千余把。
要完成五万把的目标,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对此,杨厂长显然无法等待。
于是他果断决策,
从城北的机修厂借用一台闲置的冲床,以加快生产度。
这样一来,产能翻倍,十几天的等待尚可接受。
但是,
如此重大的战略部署自然不会随意透露给无关人员。
没过多久,
厂里悄然流传起一则消息:
“削皮刀厂撑不下去了。”
“他们生产的削皮刀根本卖不出去!”
之所以有人会有这样的揣测,
是因为此前厂里通过广播宣布成立削皮刀厂,
员工们都在观望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