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再次点头
老人接着道
“我常氏因何一分为三,村里的那三个小家伙也跟你说了吧”
听到这里,常宁面上有些疑惑,心想不是一氏分两家吗?怎么还有三家?难道常遇春长子那脉延续下来了?
老人好似没有看到常宁面上的疑惑,再次出声道
“你可听过刘基刘伯温?”
见常宁再次点头,老人问道
“对他,你怎么看?”
常宁没有思考,直言道
“一代神人,历史评价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听到常宁所言,老人感叹道
“很中肯的评价,能与鞠躬尽瘁,为蜀汉操劳一生的诸葛孔明平齐,并未辱没他。但要知刘基到底不是神,同样有着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怨”
随即,老人向常宁讲述了一段已被历史尘封的往事。
大明立国,明太祖封赏众臣,常氏先祖授封鄂国公,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其余跟随明太祖起家的诸人有的封候、有的封公,但这其中诸多开国功臣中唯刘基的封赏出现意外。
刘基此人才智高绝,足智多谋,当世少有人及,但他性情骄傲,从不弱于人。
建国封赏,他仅被封诚意伯,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与一众小辈平齐。
因此事,刘基颜面大失,但城府极深的他未显露出任何异常,反而很高兴的接受了封赏。
但在得知常遇春替明太祖藏匿元朝遗宝后,一次借着醉意对常遇春道
“君未起始具大贤之厚朴,君成事后变猜忌之酷烈”
刘基这看似一句无心之言,却让常遇春放在心上,因为他知晓对方无双谋略,算无遗策的能力,这才有了后来常氏三子分家的安排。
常遇春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后,太祖疑心日重,众臣战战兢兢,就连太祖结义兄弟与之相交也是如履薄冰。
常氏上下已知刘基的“无心之言”开始应验了,遂按照安排一氏三分,保留血脉。
常遇春死后,满朝勋贵数年间死的死,贬的贬,少有善终。
为保自身,刘基多次向太祖请辞,太祖不允,后在马皇后帮助下终归故里。
离开皇城时,满朝无人送,亲眷仅一人,未过四月,便传来辞世的消息。
本来因刘基警示,常氏上下应心念感激,但也因刘基,常氏分家,自此衰落,更为这些藏宝,困守五百余年。
老人话语平淡,但面上有敬佩也有怨恨,神色复杂,看向常宁问道
“你可知此地是如何寻到?”
未等常宁回答,老人直接道
“正是刘基指引先祖二子寻到此地,并为三家留下谶言:华族百年劫,藏宝助龙起。三家并一氏,重返鼎盛时”
“就因这四句谶言,我常氏整整守护藏宝二十余代,五百余年”
听后,常宁问出心中疑惑
“曾祖,您说我常氏分三家,但三位族老那里却说一氏分两家,这是为何?”
听到常宁的问题,老人并未意外,解释道
“因为先祖长子一脉早在数百年前便并入二子这一脉中,只不过此事唯有代代守墓人知晓,在外都以为长子一脉早已消亡”
随后继续道“刘基虽有演天批命之能,但依旧无法尽透人心,二子将藏宝转移到此后,刘基不知跟长子一脉说了什么,自此长子后人便多了一个职责,便是监视这些藏宝,不让其流落出去。
但人心是会变的,明朝灭亡,先祖长子一脉有人心生贪念,欲将这些藏宝据为己用,重聚常氏。也因此事险些让我常氏灭族,长子一脉更是仅剩数个孩童,先祖二子一脉的长辈见此,便将长子一脉合并进来,让其延续血脉,并将藏宝一事隐藏。
从此立下规矩,非常氏核心成员不可知藏宝之事,以免引来祸患,只待刘基四句谶言映现,谁知这一等,就是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