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朱元璋被我爆锤的 > 第169章 筹备建国(第1页)

第169章 筹备建国(第1页)

处决叛徒之事,暂时告一段落。

虽说一口气杀了七千多人,但郭洺心里却并不感觉畅快,反而有一种深深的忧虑,担心自己杀人杀成了习惯,将来会变成朱元璋那种暴君——

说到底,他的灵魂终究还是一个现代人,没有经历过古代枭雄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无法真正做到漠视他人的生命,百分之百自私自利。

带着这种矛盾的心态,郭洺一连几日都精神倦怠,处理政务也力不从心。

这日早朝结束,郭洺派人把李善长、刘伯温请到自己的书房,先是与二人讨论治国理政的方略,接着话锋一转,谈到了几天前处斩案犯之事,长叹一声道:

“两位先生,本国公迫于无奈,一口气处死那么多人,心中总觉得如鲠在喉,你们以为,此事我做得对还是不对?”

郭洺本以为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文官,肯定会劝自己少造杀孽,却没想两人闻言,竟然异口同声道:

“上位做得没错,其他有罪的官吏,可以酌情宽恕,唯有对付那些谋逆之臣,绝对手软不得,一定要杀一儆百,严正典刑。”

见郭洺表情呆滞,李善长出言开导道:

“上位,臣与你相处日久,知道你向来有仁者爱人之心,但有的时候,为君者必须杀伐果断。”

“那些叛臣哪个不受上位厚恩,每天过着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日子,他们的家眷自然也没少沾光。上位处死这些人,上应天道,下顺民心,就是后世史家议论,也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这点上位尽可放心。”

刘伯温微微颔,接过话道:“李大人说得不错,那七千人死便死了,主公实在不必介怀,应该把目光放在当下。”

“如今两浙、福建、江西,江南、淮南诸地,几乎都归顺了主公,主公应该趁此时机,建国称王,而后养精蓄锐、伺机而动,待到时机合适,立刻出兵平定四方。”

早期追随郭洺的文武群臣,皆称呼郭洺为上位,只有刘伯温特立独行,一直以主公相称。

“称王?”郭洺闻言,思忖片刻,有些犹豫道:“如今胡元未灭,北方有刘福通,川蜀有明玉珍,广东还有邵宗愚、何真,广西有也儿吉尼,云南有把匝剌瓦尔密,现在就称王,会不会太早了些?”

郭洺来自后世,对那道着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一直深信不疑,所以哪怕现在他的实力,已经远远甩开同时代的一众诸侯了,却还是以吴国公自居,并未想过称孤道寡的事。

见郭洺心存疑虑,刘伯温摇头道:

“主公,眼下胡元在南方的势力,除粤、桂、湘、滇、黔几处贫瘠之地,尚有残存,其他的地方几乎全部肃清,主公现在南面称王,有何不妥。”

“至于邵宗愚、何真、也儿吉尼之辈,全都是癣疥之疾,不足为患。主公想平定他们,简直易如反掌。”

“不错。”李善长赞成刘伯温的提议,边抚胡须边道:“想那韩林儿、徐寿辉之辈,当初率领蚁贼,刚拿下几个州县就敢称帝,上位现在的势力是对方的几十倍,难道还没有资格称王吗?”

称王建国,龙飞九五,这是多少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事。郭洺听到这里,心中不觉意动。

李善长、刘伯温看出他的想法,趁热打铁,继续劝说道:

“眼下上位只自称国公,麾下的将士们,爵位封到顶,也不过是个侯爵,名分大义上,终究是矮胡元朝廷,还有那些草头王一截。”

“说得对,主公若能在这时候称王,大伙的官职便能跟着水涨船高,大家的士气,必会更上一层楼!”

郭洺听到这里,终于被两人的话打动了,咽了口唾沫道:

“好!既然如此,即日起某家便正式称王,国号大吴,建元大中!”

按照郭洺的设想,将来自己若是称帝,自然还是承袭历史顺序,以“明”为国号,不过现在只是称王,并非称帝,作为过渡阶段,暂时用“吴”作为国号,还算妥当。

历史上的朱元璋也是这么做的。

当时朱元璋在集庆(南京)自称吴王,张士诚在隔壁平江(苏州),一开始自称诚王,后来也改称吴王。一时间江南地区,竟然出现了两个吴王,堪称奇事。

不过现在郭洺所处的时间段,张士诚还没有改称,因此郭洺现在自称吴王,倒也合适。

“依照两位先生的意思,某家称吴王以后,接下来又该做些什么呢?”

书斋内,郭洺端坐案前,用手指轻敲桌面,举头望向自己对面的李善长、刘伯温二人。

“上位,臣有几条建议。”李善长沉思片刻,拱手道。

郭洺好奇道:“你且一一说来。”

李善长道:“其一,上位称王之后,应该组织人手,重新厘定百官职位,上到朝廷,下至地方,所有文官武将,给予他们相应的官职和待遇,唯有如此,才能人心思定、各安其分。”

“嗯,说得不错。”郭洺点了点头。

先前由于战事众多,无暇他顾,郭洺在占领区推行的职官制度,大体上还是照搬元朝旧制,如今既然要建国称王了,自然不能再像之前一样敷衍儿戏,所有细节都得好好推敲。

见郭洺肯定自己的建议,李善长接着道:

“其二,上位称王之后,应该组织人手,重新编撰律令法典,废除胡元的一切积弊恶政,涤荡腥膻,再塑华夏,唯有如此,才能显示我等是汉家正统。”

“其三,上位称王之后,应该组织人手,立刻准备科举,传令各地士宦人家的子弟,前往金陵应试。国家初建,需要大量官员治理地方,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这时候开科举,最合适不过。”

“此外,主公接下来的几年,应当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让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等到咱们实力更进一步的时候,立刻出师北伐!驱逐鞑虏,扫除胡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