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刘彻之所以强,就在于汉武帝不但是扫荡了匈奴,还做到了主动出击。
在刘彻时期,农耕文明的看家技能,先进的金属冶炼技术开始挥奇效。
除了制作精良的马铠与盔甲之外,全副武装的骑兵已经开始标配冷兵器时代里程碑式的武器,也就是让匈奴闻风丧胆的“环刀”。
汉家骑兵其实已经算是那个时代非常罕见的钢铁雄狮。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感觉一切成熟,于是采纳了谋士王恢的计策“马邑之谋”。
汉家在马邑这个地方做好埋伏,引诱匈奴上钩,然后伏兵四出,力争全歼匈奴。
但是,匈奴终究识破了汉朝的计策,没有进入埋伏圈。
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匈奴的骑兵最强悍的是机动性。匈奴领土广袤,无影去无踪,要出击,还得先找到他们。
我们看几次大战,无论是河南之战还是漠南之战,无论是河西之战,还是漠北之战,都不是连续的,这是为什么?
因为当时的汉朝国力,不允许他们连续作战,就冲这一点看,完全打败匈奴是个持久战,不是个闪电战。
随着史诗级的河南,河西,漠北三大战役打响,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罕见的一幕——一个中原农耕政权,竟建立了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对广袤草原上的游牧政权,展开穷追猛打。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出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每人带一万士兵上路。
这一战,卫青一路直接追击匈奴到了龙城(甘肃天水),大败匈奴。
凭此战,卫青一战封侯。其它三路两路战败,一路无功而返。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拨给卫青三万人马,卫青带着三万人马,出雁门,展雄姿,一战杀三千!那一刻,匈奴胆寒。
不甘心的匈奴,在公元前127年,派大军直接杀了过来。
汉武帝派卫青、李息,大战匈奴于河套之南。
仗打得很漂亮,匈奴大败,汉军占领了河套以南大片地区,仅仅活捉的就好几千人,缴获的牲畜达百万。
这是一场大胜,汉朝顺势建了朔方城,设立了朔方郡、五原郡,迁移了十多万人前来居住。
这就是着名的“河南之战”。
公元前124年,“漠南之战”开始了。
在这之前,从西域回来了一个人——张骞。
张骞带来了西域神奇的炼铁术,可以让武器更加锋利,使军队战力再上台阶。
公元前124年的春天,公元前123年的春天,还有公元前123年的夏天,卫青先后三次,累计带着十余万骑兵、六位将军,在漠南和匈奴展开了大战,三次下来,次次胜利,累积下来,斩杀和俘虏匈奴人3。4万。
而这一次,军事天才霍去病带领8oo铁骑创造了奇迹。
卫青的打法是“扎硬寨、打硬仗,稳步推进”
霍去病喜欢来去如风,打突袭战,搞快进攻。
刘彻非常喜欢霍去病的打法。
于是,在汉武帝刘彻的赏识下,从古至今,独一无二的少年将军就要产生了。
“河西之战”是霍去病的真正的崛起之战。
所谓的河西,就是往河西走廊的战争。
公元前121年,漠南之战仅仅过去两年。
先后两次,霍去病斩获无数,甚至斩了像匈奴折兰王、卢侯王的大人物,俘虏数量就不用提了。
河西之战真的把匈奴打哭了,因此有了那匈奴民谣: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如此,汉武帝集齐了帝国双壁——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适合打硬仗,霍去病适合打快仗、打奇袭,两人各有千秋。
漠北之战,汉武大帝一次性派出十万大军,卫青和霍去病各带5万骑兵,配14万匹马,还有5o万步卒配合后勤。
这阵容无比强大。
这几乎是汉朝和匈奴开战最大规模。
就此一战,要决定汉朝和匈奴的未来。
飞将军李广要求参与这次行动,他想凭借战争封爵。
最后,李广分配到了卫青这里。
但谁能想到,李广和赵食其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