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龙有金枪 > 第23章 康王复宋(第1页)

第23章 康王复宋(第1页)

“伪楚皇帝”张邦昌自知难继宋室大统,金兵北撤之后,就千方百计联系康王赵构,让其回都承继大统。

收到张邦昌送来的“大宋受命之宝”后,康王赵构“恸哭跪受”,但仍不肯回东京,生性谨慎的他,怕这是金人与张邦昌的诡计,骗他回去,这可是宋室最后的希望。

元佑皇后在张邦昌的敦请下已经垂帘听政,而张邦昌也退居左相。不久后,以元佑皇后的名义昭告天下,命赵构“嗣宋朝之大统”,并强调:“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

随后,元佑皇后手书被送到济州,百官劝进,康王赵构仍是拒绝。

此时的赵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不日便离开济州,继续向南退却,到达“艺祖兴王之地”,应天府。

此时,待不住的张邦昌亲自来到应天府,向康王“待罪”,以表忠心。

公元1127年6月12日,靖康二年,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登坛祭天,然后在府衙正厅即皇帝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

尊钦宗为孝慈渊圣皇帝,尊元佑皇后为隆佑太后。同日,隆佑太后撤帘还政,几天后也来到应天府。就这样,新的宋朝建立,史称南宋王朝。

赵构登基后,以主战派名臣李纲为宰相,张邦昌为太保,兼任奉国军节度使,又封同安郡王。

与张邦昌又同朝为官,李纲郁闷至极。

想当初,以李纲为的“主战派”,曾打的金人无法近城池半步,战果颇丰,李刚亲自打造的汴京城防,更是坚不可摧,却被“主和派”张邦昌等人进献谗言,委屈求和,第一次汴京守卫战虽然胜利了,李纲却被逼无奈出走。

没有了李纲的第二次汴京保卫战,虽然仍有姚友仲、杨崇德等优秀将领,却已是无力回天,最终导致了保卫战的失败,徽钦二帝更是被金人掳走,此刻生死不明。

他张邦昌当金人的走狗,谋反叛逆做了伪楚皇帝,如今又摇身一变,让出帝位,又成了南宋重臣,李纲不服。

“我定要参他一本!”

李纲当其冲,上书言道:“张邦昌执宰之时,国家破碎,民生凋敝,其以此为荣,不思进取;君王受辱,宋室蒙尘,其又以此为利,登基即位。今禅让帝位,乃金人北撤之后,由此可见,实属无奈之举,并非真情实意,此人乱臣贼子一个,罪责当诛!”

赵构却拿不定主意了,此皇位毕竟是张邦昌让出来的,自己刚上位,就诛杀他,恐遭天下人非议。

于是便问副宰相黄潜善看法。

黄潜善何许人也?事不关己,对自己无利无害,这得罪人的事万万不办,不然自己怎能爬如此之高,于是他左右摇摆,哼哼唧唧,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回陛下,张邦昌当皇上有过,让皇位有功,孰轻孰重,陛下自有圣断。”黄潜善摇头晃脑,作揖回道。

李纲大怒!

“此等废话,说也是,不说也是!浪费口舌!”

“李相,说得说不得,是我回陛下之言,你与张邦昌是私怨还是公仇,外人不掺和的好!”黄潜善不急不忙的回道。

“放屁,我与张邦昌何来个人恩怨,就是因为他,或者还有你、你们,此等“主和派”奸臣,才导致了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俘,如今生死不明,宋室蒙尘,百姓受苦。”李纲勃然大怒,把赵构都吓一哆嗦。

“呵呵呵,我等主和派害了徽钦二帝,李将军你再威武神勇,用兵如神,你能保汴京几次,你可别忘了,咱们当今圣上,康王之时也曾北上议和的,再者说,不掳走徽钦二帝,什么时候轮到咱康王荣登大宝!”黄潜善果然阴狠毒辣,故意将矛盾引向赵构。

“黄老儿,能出此言,实属大逆不道,你该与张邦昌一起诛杀。”李纲怒指黄潜善。

“啪!”

“都闭嘴!”

赵构大拍桌子,不乐意了,心想:要不是我,你李纲现在还不知在哪呢,如果现在是徽钦二帝,还有你李纲什么事,你当哪门子的宰相,大骂“主和派”,这是捎带着我了啊。再者还有你黄……黄潜善,你也不想想,这些话是能拿到明面儿上说的吗,你说我该不该怪罪于你。

李纲低头不再言语。

黄潜善低头嘿嘿直笑,心想你一武夫,跟我斗嘴皮子!

赵构气的长时间没有说出话来。

李纲不识趣的又说道。

“新天子旧天子站在一起,陛下是要留他在朝廷,让天下臣民看笑话吗?让天下臣民永远记得,这皇位是他张邦昌让的吗?不杀他以正典型,陛下何以让天下臣民心服口服!”

此话很有杀伤力,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

于是赵构缓和道:“此事容我考虑考虑,再议,退下吧。”

翌日,赵构下诏道:“邦昌篡逆,理当诛杀,念非其初衷,由金人所迫,朕特予赦免其罪,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到湖南潭州去安置思过吧!”

与张邦昌一起被贬而去的,还有时任伪楚权知枢密院事领尚书省,王时雍。

赵构此等退步,给足了李纲面子,李纲却还不满意,势必整死张邦昌。

被贬后的张邦昌,树倒猢狲散。

宋齐愈,潘佑安等墙头草立马换枝而栖。

潘佑安临了抓住的政治资本起了作用。

赵构追究与其一起北上议和而被杀害的兵部尚书王云一案,潘佑安因缉拿“神来酒馆”蒋曾而建功,被任命为左谏议大夫,宋齐愈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

并追封王云为"忠显公",动用国库在紫岩敕修利应庙。

此时的应天府,热闹异常。

原在汴京的达官显贵,只要没被金人掳走的,全部拖家带口,涌入这座原本安静的城市,城市处处都散着慌乱与百废待兴的的气息。

荣升谏议大夫的潘佑安又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此时的他也在计划举家搬往应天府。

为官必须在京,他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