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太太先走的,老先生就在她旁边的病床上。”
“老太太有点糊涂了,说这辈子能做华国人,都是上辈子求来的。”
“老先生说那我们约好了,下辈子还要一起做华国人。”
“老太太呢喃道下辈子,还有没有人记得我们呀”
“可惜,老先生还没来得及回答,老太太就走了。”
“后来,老先生也走了,走得很体面。”
“听说,他们的骨灰将会被安放在冬青陵园,那个距离导弹最近的地方。”
网友们纷纷留言道
看到我就踢我去背书“我是考研党,看书累了来上网,没想到看完这篇,我又可以了”
一只路过的喵酱“歪个楼,楼上快去背书”
不吃香菜“那个年代的爱情,便是一世一生一双
人。”
来世还在种花家“下辈子,还有没有人记得我们呀永远记得”
宇宙在逃小可爱“他们没有孩子,我们就是他们的孩子”
南陈北李“同志这个称呼,才是他们的爱情的最好诠释同心同德,志同道合。”
我这里8g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们肯定很想看到未来吧,希望那时祖国更加强盛,告慰这些前辈”
文荒终结者“编剧陈冰大大,一人血书求把这神仙爱情写成剧本”
晋江小透明在此“楼上的,网络爽文都不敢这样写啊”
不久后,燕大官方平台布了一个视频,将这波网络热度推向了。那是从校史资料里翻出来的早期视频燕大2oo3届物理系1班同学的毕业合唱表演。
舞台中央,那个扎着麻花辫、身穿白色衬衣的领唱姑娘,正是宁蔓华。清亮的歌声穿透了历史的迷雾,把人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他们选择的是一耳熟能详的祖国不会忘记,这是他们许下的青春的诺言。
有眼尖的网友现,这个班真是星光璀璨,除了宁蔓华这位华国最高科技成果奖得主,还有华国工程院院士、物理学教授、飞机设计师、船舶工程师、互联网企业创始人、经济学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大放光芒。
这些优秀的人,有幸相遇,彼此激荡,终成江河。
一众网友也被他们所感动。
“单曲循环了一遍又一遍,我一个大男人,眼睛里突然进了砖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吾辈之楷模”
“他们年轻时好好看啊眼睛里都有光”
“真的看哭了我这个5o后就爱看这个,别再给我看流量咖了”
“你们别再骂流量咖了好吗我怕我赞不过来了”
“到底还有多少无名英雄,至今仍不为人知呢”
从意气风到白苍苍,从未改变的是一颗鞠躬尽瘁赤子心。
数月后。
已经去世的裴云松和宁蔓华,再次走进了公众的视线。
起因是国庆节当日,一个大学生在社交平台里
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在华国建国12o周年阅兵仪式上次曝光的最先进的激光武器和音武器的照片,一张是官媒公布的裴云松和宁蔓华当年在利剑7号导弹试验成功之时激动相拥的照片。
短短3小时,这条消息就收获了2o万转和45万点赞,这个原本只有481个粉丝的名不见经传的社交平台帐号,更是粉丝暴涨。
这条消息的配文为
“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2o21年6月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结局是全书最早写完的章节,思考了很久,我还是想把这么厚重的结局,放在轰轰烈烈的镇国重器的成功射后面。
后续会有番外,但我希望,这个故事能定格在宁蔓华一生中最辉煌灿烂的时刻,也就是她为祖国作出最大贡献的时刻。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开文的初衷,是看到了先辈在最可爱的中国里描述对未来的憧憬,他却遗憾地倒在了光明前的暗夜。
看到了先辈在觉醒年代里说“假以时日,国泰民安了,我倒很乐意在故纸堆里面安度晚年,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一时心血来潮,遂希望得此奇遇,透过宁蔓华这个意象,让他们真的来到这个国泰民安的年代,亲眼看看未来的世界,做一个热血的青年。
无奈第一次写,笔力有限,不尽之处,还请海涵。再次感谢大家一路的陪伴和支持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谨以此文献给奋斗着的我们。,,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