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再造大唐李 > 第70章 雪中奔袭震四夷中(第1页)

第70章 雪中奔袭震四夷中(第1页)

会州,便是今天的甘肃靖远一带,位于黄河几字湾的左下方。

在明代以前,其实黄河对于北方的农业作用非常大。

如会州、灵州、丰州,都是依靠于黄河形成的,适宜于耕种、放牧的肥沃土壤。

昔日盛唐时,西北得到了充分开,如会州、灵州这种河畔地,都聚集了大量人口和财富。

但随着西北沦陷,却已然变成了另一副模样。

曾经生活于此的大唐子民当然不是没了,而是沦为了吐蕃部落的奴隶。

如会州,许多部落事实上,就是胡化的汉人

只是,此时的吐蕃内部,已经陷入了事实分裂

而会州,就成为了李业收复陇右、河西故地的第一个目标。

不过,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出兵之前,李业先派人了解现在的吐蕃现状,以及会州的情况。

这个任务,自然是交给了刚来不到两月的袁袭

也算是某种考验

因为袁袭任职以后,军中颇有不服者,尤其是一些从邠州时期就跟随李业的文吏,他们许多人都还只是参事之类佐官呢,袁袭这厮刚来,就一跃成为侍从右司掌书记,与韦庄平级。

敬翔、李振等人,对袁袭的工作也略有了解,这也没什么,展到了李业这个势力规模,建立相应的特务机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众人都知道,李业这个主帅,对于集权抓得很紧。

效节军中不是没有山头,但还没有人能够自成一体

袁袭果然不是一般人物,虽然此时整个侍卫右司,只有三十多号人手,但他还是相当成功的完成了任务。

通过收买游荡于泾原和会州、渭州的回鹘商队,西北边境本来就是胡汉混杂的地方,李业麾下也不乏其他民族的士卒,袁袭专门挑选数十人,在泾原镇,以进行茶马贸易的商队形式,渗透进陇右。

其实吐蕃的现状也不是什么秘密

待袁袭回报之后,李业更是下定了决心

这时候的吐蕃是个什么情况呢?

简单来说,跟大唐差不多。。。。。。

不知道是不是被“传染”,此时的吐蕃,也处在“藩镇割据”的局面中。

袁袭向李业详细解释

吐蕃施行“茹东岱制”,本部分为五翼,每翼十个千户,每个千户就是一个部落,理论上共有五万户,军民一体,各翼翼长,都有自己的固定地盘,大致就相当于唐廷的节度使。

从李业理解来看,可以理解为粗糙版的满洲八旗

但天宝以后,吐蕃侵占了河西、陇右,这些汉家地盘,自然就很难继续维持五翼制了,就像满清入了关,光凭八旗制度肯定不行,必须把人分出去。

于是吐蕃就在这些汉家故地的州县,设立“德论”,可以看做唐朝的“道”,德论下面设有和唐廷一样的军镇,统辖若干个州,长官称为“节儿”,类似于刺史,同样是军政一体。

唯一不同的是,吐蕃把自己那套奴隶制也带到了汉地,可以理解为满清的汉八旗、蒙八旗,把原本土地上的汉人、回鹘、吐谷浑各民族也强制编为千户部落。

面对这种形式的对手,李业只觉倍感亲切

三十年前,吐蕃军阀论恐热和尚婢婢,在陇右互相攻杀数年,当时的唐宣宗趁机出兵,收复了三州七关,与当时刚好同步进行的归义军起义呼应。

只可惜好景不长,宣宗逝去后,唐廷对外战略又转于保守,如此大好局面,却因为连年征讨党项,“颇厌用兵”,最后无疾而终。

陇右、河西吐蕃实力不俗,几十年前,还能有近二十万大军(吐蕃军民不分,有多少兵,基本上就有多少户)

但随着军阀混战,早就一日不如一日

到了现在,从袁袭了解的情况来看,河陇吐蕃,能出动三四万人,都勉强。

李业听到这里,却依旧没有找到自己想听到的内容。

故而直接相询道

“君可获知,陇右、河西,除归义军张淮深外,可还有汉家旧部?”

这才是他最想知道的。

要知道,天宝年间,河陇之地,可是有百万人口的。

而且,经过这么多年,虽然吐蕃统治粗糙,但不得不承认,由于气候原因,吐蕃鼎盛时期,河西人口一直在涨,到了现在,说有两百万人口可能夸张,但恐怕是不止百数十万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