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机床,生产效率将大幅提升,实现快、高效、精准的机械生产。
因此,机床被誉为“工业母机”。
然而,在这个时代,车床主要用于切削木材、制造家具等简单用途,尚未有人将其应用于切削钢铁。
铁制品的制造多依赖人工锤打、打磨,耗时费力。
鉴于此,季正洋毅然决定优先制造机床。
他深知,一旦拥有机床,其他机械设备的制造将水到渠成。
他知道土法制造机床的方法,这一方法源自大炼钢铁时代,采用质地坚硬、不易变形的木材作为车床的床面、车架、拖板等部件,而轴承座、塔轮、车头主轴、车头、进刀机构等重要部件则使用钢铁制造。
这种方法既节省了钢铁,又保证了车床的耐用性和精度。
随后,季正洋迅调集了军械局、铁厂、木工队的木匠和机械人才,成立了制造局,专门负责研制土法车床。
同时,他还找到了钻床、刨床、磨床、镗床、铣床、拉床等制造方法,这些技术大多来源于他以往看过的书籍。
在传授了相关知识后,季正洋将这些任务交给了熟练的技工。
一些铁匠开始利用第一块钢锭生产钢刀具和车头,这些刀具足以应对粗制配件的加工需求。
虽然车床技术还嫩得很,做不出那些精密的枪炮。
但咱别的炮可不含糊!说的就是火炮!
季正洋脑海里闪过以前看过的一本书,龚振麟的《铁模铸炮图说》,那玩意儿造的可是土炮,
虽然只是前装滑膛炮,但在这冷兵器横行的年代,火炮的威力肯定比轰天雷要强上好几倍!
说干就干,季正洋凭借他高的智商,立马将《铁模铸炮图说》里面的图纸、参数都一字不落地复刻了出来。
清风县这地界儿,如今是要啥有啥,铁厂、火药局、军械局、制造局,应有尽有。
季正洋跟崔知温、苏凌峰这几个大佬一合计,开始从各个局里挑人,组建火炮局。
这挑人啊,技术得过硬,但最重要的是得忠心耿耿,毕竟这火炮一出来,那震撼力,啧啧,可比火药带劲儿多了!
筛选那叫一个严格,最后挑了三十来号人,组成了火炮局的第一批技术工人。
季正洋把《铁模铸炮图说》往他们手里一塞:
“哥们儿几个,好好学,咱这火炮就靠你们了!”
火药局那边也挺给力,跟火炮局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这《铁模铸炮图说》啊,就是把火炮炮身分成几块,先做出一套铁模具,然后再用这模具来造炮,度快了不说,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
几天功夫,铁模具就出炉了。
清风铁厂那边也运来一炉热腾腾的铁水,工人们往模具里撒了点衬土,铁水就哗啦啦地浇了进去。
那刺啦刺啦的声音,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等铁水冷却下来,第二天,炮身就取出来了。
几个炮身一熔接,木匠再把炮架、轮子一装,嘿,一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火炮就这么在清风县县城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