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盛安:“除此之外,我在家中也抄医书,自学,教家中孩子识字。”
县令张了张嘴。
见过求学的,没见过这么大年龄才求学的。
郭盛安在齐王朝年龄不大,但相较于求学者来说,过大了。
哪个庄稼汉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呆就是一辈子?
他们脑中只有一亩三分地,靠着收成过日,很多人都是得过且过。
眼前这位,看着的确不同。
县令:“为何有这种想法?何来的这种想法?”
郭盛安:“大人,草民以前无子,以为这辈子就那样了,有了儿子后,才觉着有了奔头。
草民不知如何为孩子创造未来,只有捡起丢弃许久的书籍,进补草民所不知道的,不了解的世界,未来才好教导孩子。
甭管适不适用,总归实用,遇事还能替家中省下几个铜板。”
“好!好一个创造未来,好一个总归实用!”
县令为他斟满酒。
郭盛安毕恭毕敬举着酒杯接。
县令又道:“你有如此想法,就比很多人能走得更远。往后打算可是要搬来县里长住?”
“是,但得等家中孩子大些,我有个固定的进项。”
县令点头,又问及他所学的医术一事。
“镇上李大夫是位好人,借我几本医书抄写,我已将最基础的黄帝内经、本神农本草经、难经习读,还专研了望闻听诊。”
“如此,可方便替本官看看?”
“大人请。”
郭盛安边把脉边询问,完毕后,才道:“大人忧民忧国,日夜难眠,难免身子受到影响。不过有大夫为大人开药,按照旧方服用几日便有好转,现阶段应该还有几贴未服用完吧?”
“这,你也能把出来?”
“草民是通过贵夫人看出来的。”
县令浑浊的眸一亮,看着郭盛安瞬间来了精神,“你是怎地看出来的?”
“草民嗅觉生来比常人灵敏,一进这间屋就闻到中药味,帘子隔开后,药淡了些。想必是贵夫人替大人在熬煮所致,且是近期熬制。”
县令打量着郭盛安,“你有这本事,完全可以替官府查案办案。”
“大人抬举草民了。”查案办案有自己搞钱多?
以他现在的能力和人脉,去县衙当官?只怕只能做个跑腿的衙役,有了功劳也落不到自己身上。
二人从田地,聊到医术,再到县衙办案查案……
聊了许久。
久到一壶酒郭盛安喝完,花生碟子上了好几盘。
县令还在喝药,不喝酒只吃花生米。
府邸女眷早早离席,大山也被下人带路请去了厢房。
待到亥时,县令打了个哈欠,才惊觉天色太晚。不过往日这个时辰,他仍夜不能寐。
县令起身,道:“去歇息吧。”
“恭送大人。”
走到寝屋,县令才反省过来。
刚刚是相谈甚欢,但所有话题转折都由对方挑起,算下来,竟是他堂堂官员被一个乡间百姓牵着鼻子走?
醒过来后的县令也不气,回想起王员外对郭木匠的态度,难怪了。
是个本事人。
县令欣赏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