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见那丸子各个都浮在水面上。
“这是什么?”
“鱼丸。”
“鱼做的丸子,。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儿。”
陶青鱼叮嘱道:“小爹爹,小火慢慢烧。”
随着锅里的水渐渐沸腾,透明的鱼丸白得凝实了起来。
丸子在水中翻滚,陶青鱼让杨鹊简单调个料。他又去后头扯了一棵青菜,洗净后扔进去。
待鱼丸熟了立马舀起来放进碗里。
青绿混着白色,简单的鱼丸有了卖相。
正好到晌午,一人一碗。
杨鹊跟方雾是亲眼见到这东西怎么从一条鱼变成丸子的。这换个人看了,告诉他是鱼肉做的,谁能信!
“爷奶、三叔、弟弟们!吃饭了!”
一大家子齐聚,看着灶台上的新奇玩意儿皆是一愣。
“草鱼做的?”陶兴旺问。
“对,快尝尝。”陶青鱼期待看着大伙儿。
家里方雾厨艺最好,他先咬了一口。
牙齿压着鱼丸,竟然有弹性,要微微用力才能咬破。像吃糍粑,但与糍粑比起来更弹牙却不粘牙。
碗里只简单放了调味的,但入口满是鱼丸的鲜香。
爷奶吃着不难嚼。
小孩更是喜欢。一口半个,不一会儿就吃完了。
“大哥哥,好好吃!”
陶青鱼见状,又给他们捞了几个。
陶兴旺连吃两个,吃完后立马夸赞道:“哥儿手艺长进不少。”
陶青鱼尾巴翘得老高,对他小爹爹得意道:“好吃吧。”
方雾眸光一柔。
“好吃。”
陶青鱼没急着说事儿,待一家人吃完后他才道:“这鱼丸我想用来做个吃食生意。”
“我看成。”陶兴旺先一步点头。
方雾思索了下,道:“可是做这个可不轻省。”
他是亲眼看着这东西是如何做的,一斤两斤还好,上了十斤就吃力了。
陶青鱼也不反驳,转而道:“一份五个,十文一份。”
一斤的鱼肉做二十个出来,那就能卖四十文。一斤鱼也才八文。
方雾算了这笔账后看向哥儿。
“是个赚钱的法子。”
陶青鱼得了他小爹爹的肯定,立即道:
“我想着先做个小食摊,待以后卖出了名气,再直接供货。”
“这个活儿是累,但比纯卖鱼应该要好一些。”
“爷奶、三叔,咱们做不?”
陶有粮沉思一会儿,道:“堂屋说,大伙儿都想想。”
那就是要开会商量了。
陶青鱼欣喜。
他就喜欢在自家想法被重视的感觉,而不是其他人家那样把哥儿当外人。
陶家也没有“嫁出去的哥儿泼出去的水”的说法。
陶大郎只他一个哥儿,家里什么不是他的。现在哥儿回来忙,也是家里人多能帮衬着。
且儿婿不也没说什么,何须村里的长舌妇操心。
陶家自个儿关着门过日子,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