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彦刚随后跳下指挥车,在脚下的黄土地面上狠狠踩了踩:
早年间,哪怕是具备机动能力的战术导弹,也需要在专门经过水平校准和基座硬化的预设阵地上才能射。
而东风16的射车自带平衡定位能力和检定系统,是第一种可以完全摆脱对于阵地依赖的型号。
因此,这里虽然还是叫做射阵位,但实际也不过就是一处相对平坦且坚硬的普通地面而已。
“刑总,需要跟常院士那边联系一下么?”
梁彦刚来到正在电脑前面检查数据的刑牧春旁边,干燥而带着些许凉意的空气让他的鼻腔有些痒,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不需要。”
后者的眼神甚至没有离开键盘:
“准备过程保持卫星通讯静默,至于射之后,会有专门的弹载通讯系统把传感器数据回传到鼎新那边。”
梁彦刚张了张嘴,但最后还是没有出声——
之前培训的时候,刑牧春提到过如何利用等离子流削弱黑障效应,让玄鸟在1o马赫的度下维持雷达制导和卫星通讯。
只不过他确实是没听懂。
就在二人说话之间,远处的地平线上,几台形似雷达车的庞然大物正缓缓展开折叠支架。
移动系统因为缺少反射网,所以效果比质量效应靶场那边的固定版本效果稍弱。
但作为保障万无一失的最后一道防线,倒也已经足够了。
“报告,一号天线已经展开。”
“二号天线已经展开!”
“……”
六个不同的声音依次传来,梁彦刚仿佛已经听到狂风划过电磁棱镜系统的伞状天线而产生的猎猎作响。
“启动电磁棱镜系统!”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无线电通讯器沉声下令道。
电子的震荡和跃迁无声无息,却在射阵地上空编织起了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可能出现的saR雷达信号隔绝在外。
“进入射准备程序!”
厚重的防护网从o2号射车顶部缓缓褪去,子弹形状的保护罩随后向侧面弹开,暴露出“玄鸟“特有的黑色陶瓷基复合材料蒙皮。
如果抵近观察,可以现类乘波体构型的前缘表面并不完全平整,那是为了抵抗热应力累积而使用的蜂巢状散热结构,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气动加热水平自动调整外形曲率,避免像x51a那样因为刚性形变过大而出现问题。
“激光陀螺仪通电完成!”
“导弹起竖!”
固体燃料战术导弹的准备流程非常简单,第一次测试又不需要他们做出复杂的弹道规划,因此一切都在几个呼吸之间完成。
凝脂般的月光之下,有些扭曲的串联乘波体弹头从射车背部的凹坑中逐渐抬起,如同正在吐信的灵蛇般蓄势待。
又是几分钟过后,射车边上刑牧春终于抬起头来,指了指显示着一片绿色圆点的屏幕:
“一切正常!”
梁彦刚抬起头,最后看了一眼这只陪伴自己几个月的“玄鸟”。
很快,它就要真正飞往属于自己的天穹。
“所有无关人员,撤到安全距离以外!”
导弹进入射前的最后阶段时,天地间突然陷入诡异的寂静。
s26oo底盘的液压支腿深深嵌入到黄土之下,梁彦刚能清晰听到自己的心跳与倒计时电子音共振:
“5、4、3。。。。。。”
当射倒计时归零的瞬间,随着高温燃气从喷管中涌出,轰鸣声响彻在现场每个人的耳边。
固体火箭动机几乎将方圆数米之内的砂土烤成琉璃态,在上百道目光中推动着庞大的弹体缓缓上升,耀眼的尾焰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在空气中留下一道淡淡的白色烟尘。
如同一条拉开新时代序幕的绳索。
梁彦刚摘下军帽,任由戈壁的寒风掠过稍显白的鬓角:
“恐怕……美国人要失眠了。”
在他看来,就算不清楚华夏方面到底射了什么,但靶场那边的命中痕迹总归是藏不住的。
而刑牧春则露出不置可否的表情:
“以后他们失眠的次数会很多,现在提前适应一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