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才不过一刻钟,就砍了十七八根竹子回来,也放在了院中。
“如何用?”马文才开口问道。
“砍成十寸长短,劈开,架在炉子上。”王兰说完,正要挑一根竹子用柴刀砍断,却见马文才伸手拿过柴刀,一下子把所有的竹子都砍成了十寸左右的长短。
接着炉子生起火来,马文才又将竹子劈开,放在火上开始中部炙烤。
取竹沥其实并不复杂,是一个慢工细活,因此王兰平日里也不太开此药方。
“制作竹沥火候的掌握是关键,不可太急,以免伤到竹壁,只可文火慢慢煨。”王兰说完,马文才立刻将火候调制文火。
“一盏茶的时间,置换一次竹片。”王兰又仔细交代。
“竹沥取之较慢,一炷香的时间,只得一小杯。江公子风热不重,大概四五小杯即可。”
马文才听罢点了点头,将杯子放在竹片的两边,耐心等待。
王兰今日过节忙碌了几分,眼下也有几分疲倦,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
等到第一杯竹沥取好,王兰才起身告辞。
“马公子已经会取竹沥了,那我也回去休息了。小江此次的风热不重,马公子不必太过担忧。”
王兰起身与马文才告辞,走到院中,又转身留下了自己的灯笼,放在了院中的石桌上。
马文才怕竹叶炙烤的烟气透到房子里,就将炉子放到了院中的石桌上。眼下既无星光,也无月光,而书院简朴,院中更无灯笼,这马文才就靠着一点炉火的微光以及那房中窗户透出的灯光,如何能看清。不如将这灯笼留下,给他照个明。
马文才却将灯笼拿了起来,递给了王兰。
“夜黑难行,王姑娘还是自己带着吧。”
王兰见马文才执意,也就没有拒绝,提着灯笼离开了。
翌日清晨,等王兰来到客房院中的时候,只见到满地被炙烤过的竹片。
王兰刚想伸手敲门,马文才已经打开房门走了出来。
小江还在安睡,只是神色看起来精神了许多。王兰伸手把脉,低声道:“风热已经好了大半,今天我采好药材,给他煎上一副就好了。”
“不需竹沥了?”马文才开口问道。
“若喝竹沥亦可,只是竹沥取之太过繁琐,不如我采药来的方便。”王兰说着,就要起身去后山采药。
“那就用竹沥吧。这竹沥味甘,比苦药容易入口。等我我再去取些竹子来。”马文才说完,便飞身而去,不过一刻钟,又带了十七八棵竹子回来。
王兰见状,煎药的想法也只好作罢。只是这马文才怎么知道竹沥味甘……
王兰转头看向睡梦中的小江,小江的唇边的有一点微肿。
王兰心道:幸好小蕙没有跟着一起过来,不然岂不是要更加伤心。
等马文才带回竹子,王兰便起身回了药房。小蕙正在房间里炮制甘草,见到王兰回来,她连忙问道:“江公子如何了?”
王兰答道:“马公子取了一夜的竹沥给江公子饮下,如今已无大碍了。”
王蕙听得此言,愣在了那里,过了好一会才道:“我确实不如马公子。”
“小蕙……”王兰不明白王蕙怎么突然提到了马文才,有些疑惑地说道。
“鲥鱼易得,竹沥难取。江公子选他是对的。”王蕙深吸了一口气,转身继续炮制甘草了。
虽说王兰给王蕙讲过马文才与小江心意相通,两情相悦。
可是对于这二人的相处,王蕙只有当年在书院里,马文才的颐气指使的印象,实在难以相信马文才会对小江好。但是经过昨晚一事,反倒是让王蕙明白了二人的情意,也彻底地死了心。
王兰走后没有多久,小江就悠悠转醒了。
小江一醒来,便看到房间里空无一人。
他起身打开房门,却看到马文才正坐在院子的石椅之上,将一片竹叶放在了火上,小心翼翼地烤着。火烧竹子,带起阵阵烟雾。
烟雾之中,马文才的面容有些模糊看不清,但是那个身影却依旧那么清晰。
这是属于他的烟火人家,属于他一人的马文才。
小江想到这里,只觉得满心欢喜,开口叫了一声“佛念”。
马文才听到小江的声音,连忙起身,也转头望向对方。
悠悠夏日正长,院中树阴满地。
如此良辰美景,何不留给有情人耳鬓厮磨呢?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