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已经离开她在京城的首家蛋糕店,也从豪宅里搬出来,现在只经营属于自己的新店。
生意不错,想象中的麻烦事也没有发生,用小姨的原话说,“生活好像还有希望”。
汤杳是在忙完几次兼职后才回老家的。
她用自己赚的钱,给妈妈和姥姥买了新衣服。才夏天,反季清仓的毛衫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可妈妈和姥姥穿上,还是很开心。
姥姥生病后不怎么能说出完整句子,张半天嘴,很费力地吐出音节。
妈妈笑着给翻译:“你看给你姥姥高兴的,眼睛都笑没了。”
暑假里,汤杳在老家的快餐店找了兼职,被周扒皮般的老板压了整整一个月。
怎么说呢,痛并快乐着吧。好歹存了点小钱,学费、生活费都攒齐了,吃穿不愁,知足者常乐。
九月,大三生活正式拉开帷幕。
汤杳和室友们坐在操场台阶上,看着大批新生涌入学报道,抱着新领取的军训迷彩服在操场穿梭着,个个活力满满。
她们感叹着:“老了老了,我们真是老了。”
吕芊坐在中间,左右晃着撞了撞汤杳和陈怡琪,兴奋地说,看见个学弟长得挺帅的,个子高,特别挺拔。
也许是对高个子的联想,陈怡琪忽然问:“汤杳,闻柏苓很久没来找你了吧,他还没回国?”
汤杳笑了笑:“没有。”
“还以为你得是我们宿舍第一个脱单的呢。”
“只是普通朋友。”
这话像一种自
我催眠,说多了自己都不信,所以也只说了这么一句,汤杳便换了新话题:“我们午饭吃什么?”
这个学期还是很忙碌,偶尔和闻柏苓通电话。
倒是意外地在小姨蛋糕店附近的商场里,遇见过费裕之,被他硬拉着喝了杯咖啡,结果回寝室失眠,一夜未睡,瞪着眼睛捱到早晨五点半。。。。。。
寝室窗帘没严,汤杳在缝隙里窥见朦胧天色,也窥见了入冬的第一场轻雪。
冬天来了。
不知道闻柏苓那边有没有下雪。
身在国外的闻柏苓,避开某场酒会的喧嚣,躲在露台沙发里,拿着平板电脑查看报表。
有人落坐在他身边,点了一支烟。
闻柏苓都不用回头,已经知道来人是谁,放下手里工作:“哥,明年我打算回国。”
两兄弟长得很像。
但闻柏芪年龄长闻柏苓十岁,从二十岁开始接手处理家里的事情,比闻柏苓更有种镇定感。
闻柏芪叼着烟,打趣弟弟:“回国找冯佳英?”
冯佳英。
汤杳小姨的名字。
闻柏苓对这名字不熟,还愣了一下,才无奈地倒吸口气:“你怎么也跟着瞎说,没听说过谣言止于智者?”
玩笑开完,闻柏芪换了正事。
说了商业版图里明年的相关项目计划,有几个是国内的,问闻柏苓是否感兴趣。
“不过,爸的意思是希望你留这边。”
闻柏苓说自己更喜欢国内,究其原因,脑海里却浮现出汤杳举着蛋糕的样子。
烛火点亮她的眼眸,明亮,动人。
他不禁垂眸莞尔。
亲兄弟之间默契足,哪有秘密。
见弟弟垂眸两三秒,闻柏芪已经猜到端倪:“你心怡的女孩,另有其人?”
闻柏苓笑着“嗯”了一声。
“是我认识的人么?”
“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大学生,品学兼优,年年拿奖学金,人家还是班长呢。”
似是怕闻柏苓也搞出包养女学生那套龌龊行径,当哥哥的掸掉烟灰,皱了眉:“你又不常回国,怎么会认识大学生的?”
“其实也是今年才刚熟悉。。。。。。”
于是在异国他乡夜风微寒的晚秋,闻柏苓坐在纸醉金迷的应酬场外,回忆起第一次遇见汤杳时的情形。
那是两年前。
闻柏苓在中关村附近办事,临时改了地点,还没沟通好,车子停在南路,接电话。
那阵子是八月下旬,是开学季,附近多所大学,人行横道上经常有拖着大包小包行李的青涩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