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小说>费玉清浮生旧梦 > 山匪(第2页)

山匪(第2页)

屋里还有一些木椅石桌,土罐陶碗。

榻上坐着两个身穿旧衣破布的老人,一老翁一老妪,皆是白苍苍,满脸褶皱,他们挨坐在一起,脸上的笑容慈善和蔼。

石榻下的木柴也刚熄火,烈火将榻烧的暖和舒适。

大汉见二老,立马就将手里的酒坛放在一旁的桌上,笑着迎了上去。

大汉问候道:“义父,义母,您二老回来了?”

老翁笑着应道:“是啊,外面太冷了,这天气我是可以承受,但你义母一遇天冷就腿寒的老毛病可受不了,所以啊,我就带着你义母回来了。还是这榻上暖和些。”

大汉自责道:“都是俺和大哥没本事,到现在都没挣着钱,给您二老买件好的衣裳,给你们防寒。”

老妪笑的和善,“不妨事不妨事,逵儿和疫儿已经做的够好了。我和老头子啊,真的很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啊!”

老妪说着便甜蜜的笑了起来。

这老妪和老翁也都是苦命人。灏寒二年,天下大乱,边关战事紧急,朝廷便下旨,通知各州刺史在十一州到处征兵。

这老妪和老翁本是夫妻,老妪名叫鲍小花,老翁叫鲁山。他们家里本是养了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都被官府强压上了战场,只剩一个小儿子留在家里逃过一劫。

这两个儿子去战场后,没过一年就死在了战场上。当二老得知这消息后,他们白人送黑人,痛心疾,一怒攻心下,一夜就白了头。

而这一年里,朝廷因处处征战而导致国库空虚,所以朝廷又下令让各州刺史在十一州广征赋税,让州牧派人监督。可许多官员却趁着陛下年轻,登基不足两年,而又以自己官职小,常年不进京,天高皇帝远的优势,背着陛下在民间夺田占地,打着征收赋税的名号,搜刮民脂民膏,更有甚者,还强占民女,肆意屠杀。这些官员的做法让民间百姓苦不堪言,叫苦连天。

而更过分的是,这些官员每月强收的税银都是上个月的十倍,更有甚者是二十倍。

百姓们交了税银后,日子就更难过了。他们天天食不果腹,穷的连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他们为活命饿了就吃土啃树皮,渴了就去沟里喝脏水。

而到了灏寒三年,朝廷又派人来征兵。百姓闻风丧胆,一个个东躲西藏,都将家里满了十八的儿子藏在了地窖或自己挖的土坑里。

这些官员见村中并无年轻的少年人,便丧心病狂的将村里只要满了十岁的男童全部带走,百姓见此,纷纷跪地求饶,可求饶的下场就是杀无赦。

躲在地窖里的众多年轻人看着这场毫无人性的杀戮,他们气的嚼齿穿龈,疾蹙额。

忍在心里的怒火直涌到了嗓子眼,怒气冲天时,他们已经没了理智,从地窖里爬起来,冲上去就与官兵厮杀起来。

一群常年种地的庄稼汉,虽没练过武功,可要说力气却是膂力过人,力大无穷,他们有着使不完的劲。

而这些官兵也只是守城的官兵,纵他们有防身武器,可没去过战场没练过武功没打过仗的他们说到底与普通百姓的战斗力也所差无几。

而奋勇当先,挑起造反的第一人便是这对夫妻的小儿子——鲁疫。

鲁家本是有几户田庄,但因地方官的抢夺,这田庄便被抢的一户不剩。

鲁疫为了不让年迈的父母吃土啃树皮,便只能去后山打猎,有时运气好,猎上几只白虎白狐什么的,肉可以熬汤,皮可以卖钱换米,所以,鲁疫也因此练就了一身打猎的好本事。

他学着打猎时与猛虎相斗,与猎豹周旋的样子,杀了许多官兵。

官兵们见这些刁民们造反,又见他们如狼似虎,像猛兽一般与他们拼命,见众人那双杀红了的眼,贪生畏死的官兵们吓破了胆,他们纷纷后退。

而敢为人先的鲁疫为了鼓舞众人,让他们乘胜追击追杀士兵,他大声呐喊道:“乡亲们,这些官兵在这两年做了多少残害我们的事?我们虽为百姓,可也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他们的奴隶畜牲,令他们随意糟践。乡亲们,这是他们逼我们造反,今日官逼民反,来日他们定会寻机报仇,既如此,不如今日我们就杀个痛快。这吃人的朝廷,反就反了,我们不为这朝廷卖命了,我们要做就做自己的王,自己主宰自己的命。”

一位读过书的年轻人应道:“鲁疫说得对,今日我们不造反,他日死的就是我们。自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不定今日一反,我们还能反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此话一落,众人斗志昂扬,纷纷附和,随着鲁疫一声令下,众人似不要命一般,疯狂扑向那些四处逃窜的官兵,吓得一些高官一边不顾形象的逃命一边高声大喊,“疯了疯了,这群贱民都疯了……”

这一次众人虽将官兵都赶出了村外,可难保他们不会带着朝廷里练过武功去过战场的官员士兵而来,在他们到来之前,鲁疫带着众人和自己年老的父母逃离了村子。

村里一些年纪大的人都散去了,只有一些与鲁疫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还跟着鲁疫。

鲁疫带着他们来到岳北城的城外,在此处落草为寇。众人奉鲁疫为大哥,窦逵为二哥。

只是因为岳北城里有杨昭年和鬼骑军所护,所以他们才不敢明目张胆的造次。

再加上他们为朝廷所害,而自己又是受过苦落过难的平民百姓,他们知道百姓有多苦,所以他们不抢民不害民只抢官粮官银。

当然,若无官银官粮可抢时,他们也会做起老本行,去山中打猎后,扮成岳北城里的百姓拿去城中卖钱换米换衣。

只是这对夫妇都是心善之人,若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干起了土匪行当,他们就是死也不会接受,所以在这里做事的每一人都在瞒着二老,说他们以打猎卖钱换米为生。

至于窦逵,他家境富裕,家中钱财万贯,他自出生就是富家少爷,只可惜,他出生时,亲娘因难产而死,父亲在他三岁时,也病死了。

窦逵家的亲戚都惦记着窦家的那点财产,便将窦逵扔在了一家名叫佛莲寺的寺庙旁边,他最后被一位和尚收养。

那和尚叫缘智,武功高强,心怀慈悲。

他从小跟着缘智习武,缘智想教他读书识字,可他一心只扑在武学上,对读书练字没有半点兴趣,最后,缘智便也随了他,不再逼迫他习文读书。

窦逵饭量大力气也大,一日能吃七八顿,一顿能食三斗米。但他不挑食好养活,他为人忠义诚恳,本心也不坏。

灏寒三年,窦逵告别了缘智,离开了佛莲寺后,便开始到处游历。他虽不识字,但缘智教会了他善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