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做良心的斗争。
只因为这次的题目是——何为君,何为臣,何为百姓。
这题目可谓是千古流传,亘古不变,光是许玉安在初中时期就能熟练背诵各路名言的程度,
所以,问题来了。
他是抄与不抄,或者说借鉴不借鉴?
借鉴吧,良心有点痛,不借鉴吧,从小耳濡目染,不可能完全不引用其中思想。
权衡半天,许玉安终于还是下了决定,大部分自主完成,小部分用着升华一下自己的文章价值。
名言警句的作用时常在此体现。
想好开头,许玉安终于洋洋洒洒的开始写起了自己的答卷。
吴南初已经将考卷写下大半,却在最后一处停笔。
何为百姓。
吴南初提笔欲写,士农工商,似水载舟,互为相融。
心里想好了答卷,却怎么也下不了笔。
这是权贵文人口中的百姓。
他想。
京城之外,断肢残骸的百姓,浮尸遍野的百姓,饥肠辘辘的百姓,难道就是他们口中被捧上神坛的立国之本?
又或者只是嘴边挂着,心里却还是何不食肉糜的一些伪君子。
于是他提笔,
政之于百姓,似泰山之于鸿毛。百姓之生,重在于粮,百姓之死,重在于灾。
帝王于民,不如米粮于仓,帝王之威,不如战乱于边,
若要百姓如水君如舟,则要将政倾于百姓而非权贵,要将田归于百姓而非地主,要将皇权分于百姓而非宦官,
至真至诚,百姓自当为水,载舟而行。
吴南初儿时穷困潦倒,和兄长相依为命,他儿时的苦难岁月里,看不见朝廷,看不见君王,
朝廷给不了他米,君王给不了他兄长生机,
到处都时权贵的欺压。
帝王既要百姓,那为何又要那些只会仗势欺人,毫无人性可言的权贵?!
不如将权贵削为平民,能者居其位才好。
童年的回忆在脑内翻涌,强烈的屈辱感和自命不凡的孤傲感相互折磨,一把旺火几乎将吴南初烧的理智全无,他挥洒墨水,比起文章好坏,更像是自己人生的啼血之作。
笔落。
吴南初如梦初醒,黯然倒地,喃喃,
“这新科状元,我是没机会了…”
只怕这篇文章初入人眼,就该葬送了。
许玉安将毛笔搁置在一旁,看着自己手上的文章,忽然有些矫情病犯。
安居乐业,各得其所,一个完美的时代跃至眼前。
可许玉安昨日才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不完美,他看着手下文章皱眉,金玉其表,却总是缺少点灵魂。
真要说感受,可能就像是自己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聊天那样,有点怼着优点猛夸,对房间里面的脏东西闭眼不谈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