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发时间在1月19号,晚上7点10分左右。
案件发生时,只有一个目击证人,这个人是面包店的老板张火。
在公安局里,关心月向面包店老板询问案件的细节。
“张火,请你详细说明一下,1月19号的晚上,你看到的情况。”
“1月19号,晚上的6点50分,我吃过晚饭,一个人走出店门散步,在街道上站了一会儿,抽了一根烟……没过多久,听到一声惨叫,我转过头,看到米店门口,停着一辆摩托车,有一个人站在摩托车旁边,他面对着我。借着月光,我看到他的脸,不是别人,就是刘晓光。”
();() “你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大概30米。”
“你看到他,之后呢?”
“他也发现了我,立刻戴上头盔,骑着摩托车逃跑了。”
“为什么是借着月光,街道上,没有路灯吗?”
“我们那个绵羊小镇,人口稀少,过了晚上6点,所有路灯都会关闭。而且,在冬天,天黑得早,5点半不到,天就黑了。小镇上,6点之后,街道上是漆黑一片,我是刚好借着月光,看到嫌疑人刘晓光的模样。”
“你是如何确认案发时间的?”
“刘晓光逃跑以后,我看了看自己的手机,时间刚好是7点10分,那一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四。”
“街道上,只有你一个人吗?”
“对,就我一个人,1月份的天气,咱们北方地区,正是寒冬腊月,外面太冷了,没人愿意出门。我是因为抽烟,才出门的。”
张火的口供记录完毕,警局开始提审刘晓光。
刘晓光一年前开办了一家羊毛加工厂,不过,经营不善,欠了一屁股债。
之后,他买来一辆摩托车拉人,平日里早出晚归,骑着摩托车往返市区和小镇,载一个人收费10元。
刘晓光比较激动:“警官,你们抓错人了,我只是从十字路口经过,我没有故意伤人!”
周叶生问到:“为什么在你的车轮上,发现了项龙的血迹?这个你怎么解释?”
“可能……可能就是碰巧,车轮沾染到了血迹……就是凑巧了。”
警员在绵羊小镇走访调查,小镇上人口稀少,街道上也没有监控。
1月19日夜晚,7点左右,街道上没有其他目击证人,只有面包店老板张火看到了嫌疑人,他是唯一的目击证人。
案发现场,水泥路面,提取不到脚印,但是,摩托车的橡胶轮胎表面,发现了血迹。
在社会关系的调查中,刘晓光、项龙、张火,三人之间,彼此并不熟悉。
项龙是装修公司的老板,承包着很多工程,他是当地首富。而此时的刘晓光因为欠下外债,刚好缺钱,初步判断,蓄意伤人的原因,是为了抢夺钱财。
物证和人证,都可以证明,刘晓光就是那个罪犯,可是,他拒不认罪。
案情介绍到这里,周叶生希望学生们找到破案的突破口。
教室里的学生们,安安静静地坐在凳子上,都在思考。
周叶生强调了一遍:“同学们,细节、细节……你们以后都会成为犯罪心理学专家或者刑侦专家,一定要注意到细节。”
细节不仅仅决定成败,细节更决定了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