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问:“现在乱世已经过去了吗?”
芙蓉子道:“对,现在的中华大地,歌舞升平,是你想不到的盛世景观,等我们论完书,打破结界解救了宝玉之后,我带你们一起去现在的繁华盛世看一看。”
黛玉心生向往,欣然道:“阿弥陀佛,那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芙蓉子道:“如此我们还是接着解书吧。关于晴雯,作者在书中多次暗示其性银邪,只是世人多被其光鲜豔丽的外表所迷惑,看不到真面目罢了。
自从端午自荐枕席撕扇后,晴雯开啓了上位之路,到袭人回家奔丧时,达到顶峰。
此时的她已经毫无顾忌,生病前那晚,她只坐在熏笼上不动,麝月铺床,叫她动一动,去放下镜套子和门划子,晴雯公然说: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摆明她是要人伺候的奶奶,结果还是宝玉去放下的镜套子和门划子。
半夜宝玉要漱口,麝月伺候完宝玉,晴雯让麝月也伏侍她漱了口。
后麝月要出去走走,晴雯说:“外头有个鬼等着你呢。”
接着她自己出去要吓唬麝月,意指这个等着麝月的鬼就她自己。
结果宝玉怕闹出事,在后面喊了一声“晴雯出去了。”
晴雯回来问缘由,宝玉说:怕人说袭人才去了一夜,你们就见神见鬼的。
因袭人走了,晴雯没有弹压的人,她这只鬼神就开始作妖了。
后麝月回来说并没有看到晴雯,却被一只大锦鸡吓了一跳,这里其实在说晴雯是只锦鸡精,这个需以后再解释。
晴雯回屋后,宝玉让晴雯帮忙掖掖被子,这一掖被子,晴雯就进了宝玉被子渥着去了,是为锦鸡卧窝。
之后大家就睡了,也没说这晚晴雯有没有从宝玉被子里出来。
第二天晴雯病了,是睡在宝玉睡的暖阁里的。
要知道前一晚她不想动弹,贪图暖和,是睡在外面的熏笼上的,麝月睡在暖阁外面伺候宝玉。
经过夜里这一折腾,晴雯直接睡进了宝玉的暖阁,即使时气不好时,得了病,宝玉依然不让她从自己睡觉的地方挪出来。
之后晚上晴雯就睡在宝玉的暖阁里,宝玉在晴雯外边,熏笼搬进暖阁前,麝月睡在了熏笼上。
此夕宝玉便不命晴雯挪出暖阁来,自己便在晴雯外边。又命将熏笼擡至暖阁前,麝月便在熏笼上。一宿无话。
此话正是影射客氏每日清晨入乾清暖阁侍帝,有时候深夜不归。
读者常以晴雯和宝玉两小无猜,属天真烂漫,纯真之举,其实此时宝玉十六岁,晴雯二十二岁,早过了不懂人事的年龄。至于《芙蓉女儿诔》中提到女儿十六岁,后文解释。”
黛玉道:“妹妹何以总是说后面再解?”
芙蓉子笑道:“作者伏线千里,布局巧妙,我想解文,真是老虎咬刺猬,不知从哪里下嘴呢。”
黛玉闻言,噗嗤一笑,她常日愁眉不展,这一笑如优昙盛开,美不可言,只听她道:“是我心急了,妹妹且慢慢解来。
常言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位朱氏后人用小说这种方式,以曲笔写史,当真是心思机巧至极。把一个个奸佞之人,写成美好的女儿身,兼之各有各的惹人喜爱处,怎麽想出来的?”
芙蓉子哈哈笑道:“想来也是被逼出来的,不得不隐写,若他还是皇子,以他的大才,又怎甘心局囿于这种通俗读物,只怕早就直抒心意,激扬文字,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了。只是没想到如此竟成就了一本文学巨着,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黛玉颔首道:“是啊,世事否极泰来,福祸相倚,原也难测。”
芙蓉子道:“林姐姐,你能这样想再好也没有了。
这时窗外细雨渐住,晴光乍现。黛玉由衷道:“这两天听妹妹解书,我心中的积郁也解了不少,多谢妹妹与我做交心之谈,还请妹妹接着讲,我洗耳恭听。”
芙蓉子道:“很高兴林姐姐喜欢听,那我就接着讲晴雯了。
昨儿说到《芙蓉女儿诔》来,其实作者在其中就揭秘了晴雯与宝玉间的事情。
当日正值中秋节刚过,晴雯病故,宝玉在园中芙蓉花前祭祀,待他念完《芙蓉女儿诔》,黛玉曾将这篇诔文与曹娥碑做比。
曹娥碑是东汉时期为纪念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而立。
据说曹娥的父亲曹盱是一个巫祝,在一次端午节纪念潮神伍子胥的活动中,曹盱指挥的船被浪打翻,曹盱落水身亡。
曹娥在江边大声哭喊着寻找父亲,一直寻至第十七天仍不见父尸,便投入江中。五天后,曹娥抱父尸浮出水面。
关于曹娥碑,有一件着名的事情,就是东汉蔡邕夜读曹娥碑后,在石碑的背面题了八个字: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时人皆不解是何意,后来曹操路过此处,杨修解出来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绝妙好辞”的意思。
于是曹娥碑成为中国最早的字谜。也因为曹娥碑隐含着中国第一个离合字谜,因此被看作是中国文字隐语的图腾,字谜的鼻祖。由此灯谜中的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谜格叫“曹娥格”。
所以黛玉以曹娥碑比《芙蓉女儿诔》,其意之一就是说这篇诔文中有隐语。
诔文中有一句:“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
衾枕就是被子和枕头的意思,其意不言而喻,衾枕之欢,就指男女欢好。
栉是梳子和篦子的总称,古人常以篦子通头发。沐自然指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