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大惑不解,又追问道:“什麽叫做烤皮?”
芙蓉子发现自己顺口溜出了英语,忙解释道:“这是新词,意思就是模仿你,想再複制一个你。”
“为什麽要模仿我?”
看黛玉一付好奇宝宝的样子,芙蓉子不禁哑然失笑,道:
“这话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你先看看镜子背面。”
黛玉听了,把镜子翻过来一看,只见镜子里出现一个美貌少妇,广袖低髻,姿色极为妖冶,怀里依偎着一个孩童,状极依恋,那孩童眉清目秀,似曾在哪里见过。
黛玉仍然疑惑不解:“这是……?”
芙蓉子似乎早就料到她一时猜不到,道:“我让你猜个谜吧,还记得怡红院里的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吗?她吃过宝玉两次东西,惹恼了宝二爷。”
黛玉道:“这个我知道,一次是在第八回,宝玉去东府看戏,看到一碟子豆腐皮儿的包子,想着晴雯爱吃,特意和珍大奶奶要了,让人送去怡红院,叫给晴雯留着。
当天他自己去了薛姨妈看宝姐姐,留在那儿喝了酒,那李嬷嬷就对着宝玉唠叨个不休,我偏撺掇宝玉不理她,当面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
宝玉喝了酒回去,发现豆腐皮包子被李嬷嬷拿走,说要拿去给自己孙子吃,连早上宝玉让丫鬟沏的枫露茶也让李嬷嬷喝了。
宝玉于是大发雷霆,将新沏的茶泼了茜雪一身,嚷嚷着要撵走李嬷嬷,幸亏有袭人求情才罢了。
还有一次是在第十九回,李嬷嬷又吃了宝玉留给袭人的糖蒸酥酪。”
芙蓉子促狭一笑道:“没错,林姐姐的记性很好,咱们且先不说糖蒸酥酪,我先说谜语,这谜面就是豆腐皮包子,打一个人名,你想想是谁。”
黛玉低头认真的想了半晌,始终想不透这豆腐皮的包子有何深奥之处,搜肠刮肚,来来回回只在这豆字上想:
“这个当真想不到,豆腐皮包子就是豆腐皮包子,难不成是……豆官?”
芙蓉子摇头道:“不对,你再想想什麽叫豆腐皮包子?”
黛玉回道:“豆腐皮包子,自然是以豆腐皮为馅的素馅包子,想来是晴雯姐姐爱吃素。”
芙蓉子道:“不对,豆腐皮包子,就是以豆腐做皮的包子。有一首古诗就是专门说这道美食的:
石辗黄珠似乳脂,良工点卤化黎祁。烹煎淡煮由人意,烧酿成羹自爱之。”
黛玉突然灵光一现道:“我知道了,是客家豆腐。”
芙蓉子赞许道:“不错,远从秦朝起,北方的汉人因战乱数次南迁,形成了客家人。
客家先人因岭南地区缺少小麦面粉,于是用豆腐代替面粉做皮,将馅料塞进豆腐里,来替代原来北方的饺子和包子等食物,所以呢,叫客家豆腐。
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客氏,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印月,又名客巴巴,书中说晴雯的姓氏、父母、家乡皆湮沦无考,便是为了突出这个客字。
作者写这一段用的就是间色法,豆腐皮包子是宝玉留给晴雯吃的,结果被奶妈李嬷嬷拿走吃了,影射晴雯就是奶妈。至于为何是李嬷嬷带回给孙子吃,等说完了糖蒸酥酪自然就明白了。”
“这客氏自幼陪着朱由校长大,深得朱由校的依赖和宠信,她后来跟太监魏忠贤做了对食,长期把持后宫和朝政,令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当时民间流流传着一支歌谣:委鬼当头坐,茄花满地红。”
清有诗人写道:“赵娆曹节私相通,老祖太太配公公。”
黛玉在自己朦胧的记忆里,竭力寻找着前世的记忆,前世她读过很多史书,可是如今记忆只残存零星几点。
“这委鬼当头坐,我解得是魏忠贤,可是这茄花满地红,是在说客氏吗?”
芙蓉子道:“是的,因京城当时的官话,把客人发音叫“且”,与“茄”字音近,所以将客氏比做茄花。客氏因深得熹宗的宠信,被封为奉圣夫人,她回到家中,勒令家奴称她“九千岁老太太”,所以歌谣里有一句老祖太太配公公。”
黛玉又问道:“那麽晴雯做了什麽,被作者影射为客氏呢?”
芙蓉子道:“书中关于晴雯有两件大事,一是端午节那天跌折了宝玉的扇股子,宝玉因说她蠢才,两个人起了争执。后宝玉为讨她欢心,拿了扇子来让她撕。
第二件事就是在病中,撵走了小丫头坠儿。
这一个扇子,一个坠儿,即扇坠儿,可巧都与扇子有关。”
黛玉越发听的入迷,见芙蓉子停下来,忙追问道:“那这扇子有何隐意吗?”
芙蓉子道:“别急,容我喝口水,再慢慢跟你说,你也再喝点水。”
说着给黛玉又斟上茶水,自己也喝了几口茶水才接着道:
“这个端阳节是恶月恶日,所谓“端午到,五毒醒”,很多毒蛇、蜈蚣、蝎子等毒虫在这天就会大批出现,书中在端午前后发生了很多事,而且这个节日跟你有很大关系,这个留待后面再细说。
在端午节这一天,民间有一个习俗,凡新嫁的女儿,于这天带着夏用之物回娘家,俗称“送扇子”。
这里的扇子,有影射客氏夏日怕热,在鹹安宫造起大凉棚,熹宗赐冰不断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端午节送扇子是唐太宗提倡的。北宋宰相兼历史学家王溥所着的《唐会要》一书中记载,贞观十八年五月初五,有送礼的习俗。
唐太宗亲自写了两个扇子送给两位重要的大臣,长孙无忌和杨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