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凶残,人人得而诛之。
”此话在楚国内流传甚广。
项燕将军原本只剩下大约二十万战斗力不足的残兵败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时,他们不顾一切,短短时间内重新动员了六十万的大军。
其中四十万人更是不顾生命安全,公开号称自己有百万之师。
“一百万?!”刘邦听闻此事,不禁大吃一惊,心中暗呼:天啊,那是什么样的战场啊,简直就是杀戮机器!
原以为楚国是只没了牙齿的虎狼,没想到军队数目竟膨胀至号称一百万,这让刘邦深感忧虑。
此刻他急于离秦而去,对于将闾提出的诛杀逃兵的事,刘邦有意将其忽略,决定离开这个地方以保自身安全。
下了决心,即便楚国只是虚张声势,已有二十万,再加上新增的四十万,总计六十万兵马。
实际上算上将闾所歼灭的一部分敌人,总数恐怕也将达到一百万。
这些战士都是未来反抗秦朝的关键力量,他们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形势。
可以说,将闾的策略取得了极大成功,只要六十万秦军落入陷阱,楚国几乎就被一分为三,失去了再次对抗的力量。
即使还有一丝抵抗,也必然是在局部,这场战役将是空前规模的大决战,放到后世,甚至可以追溯为涉及五省的战略大对决,规模史无前例。
而令人惊讶的是,主导这一切的将领年仅十八岁。
秦始皇用人之道,确实不同凡响,大胆破格任用有才能之人,巧妙运用了“用之则信,疑之则疏”的用人原则。
这场战役对于秦、楚两国来说都是转折点,但由于秦的有利条件,楚不可能获胜。
不知内情的刘邦关注点在于对方兵力庞大,但实际上并未看清对方的实力。
对刘邦而言,日后统一天下,创建汉朝,招揽张良、韩信、樊哙的加盟至关重要。
有这些智勇双全的将军辅佐,将是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而他并不知,项羽最终在乌江九成原因来自韩信的战略布局。
自己仅是一介浪子,对兵法略懂一二,缺乏眼光与实战指挥才能。
幸运女神垂青刘邦,使得他在近四十岁的年纪便创立了绵延数百年的大汉。
刘邦低语道:“快走!赶紧逃命!”他满心后悔自己低估了战场残酷,原以为区区几万就能摆布,却没想到对方声称能出动百万人马!
夜色里,刘邦匆忙打包行李,招呼樊哙同行。
这些随从毕竟也只是市井人物,一听见消息皆急忙赞同离开,要入伍他们早已如此打算。
由于命运巧合,他们都得到了将闾的好运,同处一片营地。
而大战临近,也被赋予具体使命。
第133章「我不走了,大哥,你就先回去吧。
等到我功成名就赚了钱,我会给你买个宽敞的府邸。
」樊哙既然来了就不想走。
他聪明过人,觉得自己手中的兵器威力巨大,或许真能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实现抱负。
要回到沛县做一个游手好闲的平民?
不了,见识过辉煌繁华的咸阳之后,他实在不愿意再回乡。
“老弟,你会不会因为跟我混而受到影响?”刘邦觉得有点负兄弟之情,心里有所不安。
“没事,我看将领闾公子是个明白事理的人。
”樊哙挠着头安慰道。
“你保重啊,大哥盼望着你能建功立业后给我买座大宅子。
战斗时你躲在后头就好,千万不要往前方硬冲。
那前面全是战场厮杀,老哥可不想让你宝贵的生命落入那血腥之地。
”说着,刘邦频频回,还故作伤心地掉了几滴泪,这让樊哙深感感动。
说到底,刘邦与刘备的性格中有一些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