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灰云盘旋,闻太师和几个文臣站在朱红宫廊下,连隆谦都去了,他虽心里不愿但还是得装个样子,一直到消息传回,谢辞殷罗两拨人先后遁离嘉州。
玉带河侧风很大,呼呼吹了半天有些冷,闻太师站得久了双腿有些打颤,他颤巍巍狠狠一拄木拐:“别追了,都回来。”
差不多,可以了,当务之急,并不是这些事情了。
先前闻太师等人已经准备了大半的逼皇帝退位而后扶持皇太子登基的计划,再不用说,随着老皇帝而四位皇子的死去就此消弭无踪了。
李弈就站在宫廊下的台阶上,商容几个扶着闻太师急急转身,风呼呼吹着,他一直和煦的神情不禁敛了敛。
闻太师很快出手了。
有些事情不用引导,百万大军分崩瓦解之后,几乎各方小势力先后站队,短短小半个月时间,基本上,是呈八大势力稳立并立之势了,其中包括谢辞和孤零零在原地的朝廷大军。
这一次北戎大军掠侵京师,几乎是整个天下的兵马都勤王大动了,合计将近一百四十万大军。
都很微妙停留在黄河以南,和北戎对峙,大家也没走,也没动。
谢辞人在醪河东营,嘉州消息不断,他知道闻太师在老皇帝驾崩和诸皇子薨逝的当天,立即在宗室选了一名年纪很小的宗室子,推他登上皇位,稳住了朝廷。
闻太师谁也没追
究,甚至连谢辞的通缉令都没有发下去,一待七方势力稳立之势明朗,政事堂内阁经过夤夜争吵详谈,次日中午之前,七列的宣旨队伍就开城门奔出了嘉州了。
……
宣旨队伍来得很快,昼夜不停赶路,在翌日傍晚即抵达的醪东大营。
谢辞坐了片刻,起身带着他麾下的人直出辕门,拂了拂氅衣,单膝跪下去。
宣旨太监是一个很生面孔的中年宦官,身穿四品宦官袍服,簇新,显然是刚刚上任的,他望见隆谦了,但也只当看不见,展开明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圣贤治国,皆仰赖贤臣能将辅翼,朕闻谢卿勇武过人,治军有方,曾有大功于社稷,……
“今,御旨册封朔方大都护谢辞为武成王!封地为:原所领的,自灵州东隅卑县起,至姑臧山封州明县一线为界,朔方之地。钦此!”
宣旨太监左右还各有一名捧着锦匣的头领太监,已经摆开架势,宣旨完毕,旋即把锦匣的盖子掀开了,左边一个捧着黄金宝册,另一个捧着新铸王爵金印。
天光之下,明黄和金灿灿,夺目非常。
没有废话,出乎所有人意料,弑君叛逆一句不提,直接册封谢辞为武成王。
并且,竟把整个朔方都封给他了。
谢辞有些错愕,霍地抬起头。
现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面面相觑吃惊,半晌,谢辞俯身:“谢主隆恩。”
他接了旨,和宝册金印。
他给隆谦使了
个眼色,隆谦很快就打听回来了,同时受封的其余六大节镇,全部都和他一样,加封了王爵,并给了实封的封地,即是他们原来的实际管辖老巢大本营。
朝廷大军的领军主帅们,也一律重封,世袭罔替。
谢辞久久伫立,垂眸看了手上的金册王印一眼,不禁长长吐了一口气:“闻太师确实了不得。”
他亦不禁有几分心潮滂湃。
不是因这个王爵。
王爵让他们名正言顺,实封是实打实的一步到位,从今往后,不管将来如何,各方势力统帅和经营他们所属之大本营,将没有任何争议。
此举意义非凡,可以说,顷刻将先前老皇帝留下的矛盾弥消大半,一下子将诸军阀的那股劲又凝聚起来了。
……
闻太师老姜弥辛,没了老皇帝掣肘,一出手,全部封王封侯,并全部都给了实封的封地。
嘉州朝廷因为老皇帝及四位皇子全部被刺杀身亡,一下子乱哄哄的,但闻太师根本无暇理会这些,他现在最重要的是驱逐北戎,其他都是不重要的。
现在不适合太有主意的成年皇帝,老皇帝驾崩当天,他迅速挑选一名宗室幼子继位,稳住朝廷和大义上的名分。
抗击北戎,必须要有领头的,这非朝廷不可。
所以这个已经失去大半大军掌控的朝廷,也必须立马立起来。
然之后,他令铸金册宝印,遣使册封诸节度使和大都护为王,麾下封侯无数。
怎么说,哪怕
大家知道诸雄并起的时代来临了,但也不过刚刚迈出这一步,大家都光做不吭声的,就是因为大义上不占理。
但闻太师直接让他们名正言顺了。
旧观念还没去,朝廷的承认意义非常重大。
一下子就将先前那些嫌隙都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