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汉代是一种传奇的存在。
自刘邦开国以来,汉朝一路顺风顺水,王莽篡位之后,他所建立的新王朝时间并不长,几年后就被刘秀击败,汉朝再度强盛起来,建朝的两百年之中,大约一百年的时间汉朝都处于强盛的状态。
文景之治,秦皇汉武等佳话不断,好皇帝一个接一个,这让汉朝延续了很长时间。
这些皇帝在位时开拓疆土,击退匈奴,国力强盛的同时百姓安居乐业。
但如此繁荣的王朝最终却走向了衰亡,这也令人深思。汉朝最后的兴盛在汉宣帝时期,宣帝刘询是一位有能力的明君,他统治的二十几年被后世称为孝宣之治,甚至被一些史学家评价为汉朝最繁盛、最繁荣的时期。
但刘奭即帝位后,强大的西汉在他的手中逐渐衰落,主要原因是刘奭对宦官的宠信和重用,这导致了皇权旁落和朝政混乱。
从这时候开始,汉朝就再也没有之前的强盛了,曾经的汉朝开始走下坡路,历经三代汉朝皇帝之后,强大的汉代王朝迎来了他的末路,再也没有复兴。
身为皇帝和皇后的嫡长子,出生之时就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也就是在他出生几个月之后,他的父亲便登基成为皇帝了,等到他父亲稳固朝中局势后,在刘奭八岁时立他为太子。
刘奭学习才能出众,所以掌握了很多才能。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这位太子不仅擅长绘画,而且精通音律,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他都能很快记住。但他却不是一个当皇帝的苗子。
汉元帝年少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表现出不适合做皇帝的行为了,在他幼时,经常看到汉宣帝用刑罚惩罚部下,甚至有人因为说了不好的话直接被杀。
在刘奭的角度看,这样的行为太残忍了,所以父子两人吃饭的时候,刘奭就和汉宣帝说,你的刑罚是有点过分了。
时间长了,以后肯定会有很多人心生愤恨,很容易离心离德,不如使用儒家的那种做法。
这句话激怒了汉宣帝,他怒斥刘奭,我做什么还用得着你来教,从祖先开始,汉朝就以霸道为制度,没有使用周朝所谓的德政,东汉宣帝长叹一声,继续这样说,如果国家的皇帝让那些看不清世界变化,喜欢古香古色的儒生们去做,这个国家迟早会灭亡。
按理说,皇帝在现太子的问题时,应该会考虑更换储君。
但刘奭是已故皇后的儿子,宣帝刘询对皇后亏欠太多,所以最终没有更换太子。
宣帝逝世后,刘奭顺理成章地即位为元帝。
汉元帝刘奭统治初期十分强盛,之后逐渐衰弱。
汉元帝刘奭让宦官势力逐渐加大,忠臣被一一陷害,外戚也不断蚕食朝野权利。
中枢令的意外死亡,增加了宦官的势力。
汉元帝把一切事务都交给了宦官,认为他们没有亲人,也不用担心拉帮结派。
汉元帝的想法过于天真,朝堂因宦官的权能而逐渐没落。
王昭君因为不肯给宦官出钱孝敬,画像被丑化,嫁到了外国。
昭君出奔后,汉元帝注意到了朝堂的混乱,但并没有责备宦官。
宦官的得意完全是皇帝纵容的结果,如果不是刘奭把王权弄垮,汉朝的江山到最后也不会被谁夺去,这也是汉朝衰落的起点。
那个时期豪强地主收买土地变成了风气,朝野上下权势渐弱,社会的危机日渐加深。
这样的性格充其量只是好人一个,好皇帝却是一点边都沾不到。作为君主的汉元帝没有“优秀”二字,史书上记载的“柔仁好儒”本来应该是汉元帝的优点,但他的宽柔最终表现为优柔寡断和软弱。
身为国家的皇帝这么软弱,那这将是一个国家巨大的灾难。
汉宣帝逝世之前,给这个儿子物色了史高、萧望之、周堪三人。
这三人都是西汉王朝的中流砥柱,各有长处,而且都对汉王族忠心耿耿,如果元帝能很好地利用这三个人的话,即使汉朝没有进一步展,也绝不会衰落。
当初,汉元帝重用三人,让萧望之等人看到了推行仁政的希望,但这只是暂时的。
汉宣帝留下的这几人虽有贤能,但人心不齐,儒臣萧望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样史高感觉非常不妙,于是他和宦官石显联手,内外呼应诬告他,石显诬告萧望之之后,想办法和皇帝说让延尉去查。
表面没有异常,实地却暗藏杀机。
在那个时期,廷尉执掌司法,而他去查明就意味着狱中审问,读圣贤书的刘奭怎么会知道这种俗事,便中了他的圈套。
在汉宣帝刘询时期,石显任中书官,弘恭谙熟法令旧事,善于请求、上奏,其才能足以称职。弘恭为中书令,石显为仆射。
汉元帝刘奭继位后几年,弘恭死了,石显继任,担任中书令。
当时,正赶上汉元帝生病,无法亲理朝政。
同时他正热衷于音乐,又因石显就操此职,在宫中没有外界关系,精神专注值得信赖,于是元帝把各种政务委任石显。
政事不论大小,都根据石显的话决定;石显的尊贵和收到的宠幸权倾朝野,百官都恭敬侍奉石显。
石显为人机灵聪明,能够体会到皇帝心思,极其狡诈,常用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暗中打击别人,一点小事他就治人以严法。
西汉元帝时,曾出现了一个大宦官,名叫石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