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苏晓跟玄甲军到来的时候,锦衣卫已经跟逆贼打斗上了,他们自然也看到了玄甲军向着这边包围了过来。
虽然已经被锦衣卫团团围住了,但是他们还是打算殊死一搏,给自已拼出一条血路。
虽然在锦衣卫手中逃出去十分困难,但是锦衣卫毕竟主要是负责情报,并没有进行配合的训练,想要逃出去还是有希望的。
但是一旦被玄甲军给包围了,那他们干脆自已抹脖子得了,绝对不可能从玄甲军手上逃出去的。
其实别说玄甲军了,就算是普通的军队他们也逃不出去,别看是江湖中门派有多厉害什么的,但是他们绝对不敢明目上跟朝廷对着干。
朝廷真派军队围剿了,那些所谓的江湖门派都是灭顶之灾,甚至派个几千士兵就将门派给冲烂了。
不过随着厮杀的进行,李雪柔发现锦衣卫跟她想的不一样,她所认为能够从锦衣卫手中逃出去也是痴人说梦。
其实也不难理解,锦衣卫虽然是自行招募的,主要也是为了情报,但是招的都是一些高手,身手差的甚至都当不了锦衣卫。
对于一些江湖中的高手,锦衣卫招募他们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笑话,锦衣卫怎么说都是正式编制。
而且还是直接效命皇帝的,每个月都有朝廷都发饷银,干得好还能升职,这怎么都不可能是做一个江湖人能比的。
苏晓原本以为江湖中会有一些所谓大侠会觉得锦衣卫是打探别人的隐私而不屑加入,结果是他想多了,只要找上的无一例外都加入了。
其实苏晓一想还真想通了,哪怕是现在都无数人为了进入编制而疯狂努力着,更别说在大唐,那些不愿意加入进入编制的恐怕才会让所有人都说杀。
因此加入锦衣卫的都是些高手,李雪柔的手下虽然都是杀手,但在锦衣卫手上都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不过还是有几个锦衣卫被围攻而死。
随着玄甲军的越来越近,李雪柔也知道自已逃不出去了,他身边的手下也越来越少,很快玄甲军就将这里团团围住。
在苏晓的命令下,原本战斗的锦衣卫纷纷退出战场,随着锦衣卫的退出玄甲军慢慢将战阵给收缩,那些反贼也被围的越来越紧。
有几个杀手似乎不信邪,想利用自已的身手给跳出包围圈,结果还没起跳就被一阵箭雨给射成了刺猬。
剩下的杀手看到这心里只骂娘,这还打什么,自已没冲过去就别射成刺猬了,而且玄甲军身上那全副武装的铁甲,自已恐怕砍死人都砍不进去。
苏晓在玄甲军分开的那条道进入,对着李雪柔等人说道:“我很好奇你们是谁,为什么要截杀我,还要被承乾动手。”
李雪柔自然是看到了苏晓,她此时非常想将苏晓给劫持过来当人质,她相信只要苏晓在她手上她绝对能逃出去。
不过当他看到苏晓边上的玄甲军手中的箭矢一直对准她的时候她已经放弃了这个想法,恐怕她刚冲向苏晓就被射成刺猬了。
李雪柔只能恨恨的看着苏晓,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苏晓此时恐怕已经化成灰了。
苏晓看她半天不说话只能自已继续说道:“问你呢,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截杀我,还要刺杀承乾。”
李雪柔往地上吐了口唾沫,对着苏晓说道:“苏贼,要杀就杀,你助纣为虐,你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我李雪柔今天死在这里认了。
总有一天大哥会完成自已的计划,我在下面看着你,等着你的到来。“
听着李雪柔的话苏晓此时心中有很多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你到底是谁?”
不过面对苏晓的问话李雪柔却紧闭双唇一言不发,只是依旧用杀人般的眼神死死瞪着苏晓。
苏晓看着对方这样也是问不出什么了,于是就要下令让玄甲军放箭将所有人都射杀。
就在苏晓手势就要放下的时候一道声音响起:“公,公爷手下留人。”旋即见到一个太监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只不过此时却被玄甲军给围住了。
被玄甲军围着的太监此时脸都白了,玄甲军可不会管你那个公公,他们只知道苏晓现在是他们的总指挥。
没有苏晓的同意,任何人都无法靠近苏晓,没看到此时的苏晓身边只有玄甲军吗,锦衣卫想近身没有苏晓的同意都不行。
苏晓让玄甲军将人放过来,围着太监的玄甲军这才让开一个位置让太监走过,不过眼睛却一直盯着太监。
似乎有什么威胁苏晓安全的动作出现玄甲军都会立即出手将他斩杀,直到走到苏晓面前太监才松了一口气,这玄甲军实在太可怕了,真是吓死咱家了。
苏晓自然也是认出了这是李渊的贴身太监刘全,于是问道:“刘公公,不知你这前来是为了何事。”
听到苏晓的提问刘全才想起此行的目的,刚才被吓得脑子一片恐怕,把正事都给忘了。
刘全对着苏晓道:“公爷,太上皇让奴才给公爷带句话。”
于是刘全指着李雪柔说道:“太上皇让公爷将这个女子带去见太上皇,截杀公爷的是太上皇说会给公爷一个交代。”
苏晓对着刘全说到:“既然这是老爷子的意思我自然不反对,不过怎么才能让她肯跟着前往。”
只见刘全对着李雪柔说道:“李姑娘,李老爷说他想让你去见见他,他说挺想你的。“
原本做好赴死的李雪柔听到刘全的话眼中露出了满满的愧疚。
旋即眼眶通红的对着刘全说道:“爷。。。。。。。李老爷现在身体还好吗,我现在这样怎么有脸见他,是我辜负了他的期望。”
李雪柔很想说出爷爷,但是他现在是截杀大唐开国公爷,意欲刺杀太子的反贼,他怎么有脸让别人知道太上皇是自已爷爷。
苏晓也是一脸复杂的看着李雪柔,他自然猜出了李雪柔的身份,不过一切还是需要先去见到李渊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