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误以为小婴儿受伤的事,白建国、祝姥姥都没走了,何欣也没什么机会和白建国聊什么。
其实何欣也不知道两人能说什么,说白建国重男轻女吧,自己生了大女儿后,自己是很快又怀孕了,但白建国对自己好,对大女儿也好得很。
自己带着女儿住在娘家,白建国每次出车和回来都要先来这里看看,每次都不空手,各种粮油、罐头什么的没少拿来。
现在开货车可是别人羡慕的好工作,工资补贴不低是一回事,更多的还是能自己带东西。
虽说出车大都是在西北一片转,但就是西北各地物产也有差异,带些肉、带些糖,甚至有时候还有水果,这都是货车司机的便利。
建国还和何欣说过,队里有司机会在外地买些东西,回来加点钱卖给这里的人,同样也会带这里的东西去卖给外地人。
建国有时候也会帮人带些私货,这多少都有进项。何欣结婚以来就一直没有工作,也没有什么收入,白建国每个月除了给白家老两口交1o块钱,自己留几块钱应急,其余都是交给何欣的。
何欣过的,可比农场其他人家好多了。这也是为什么何欣结了婚带着孩子还能在娘家住的安稳的原因。这可不是祝姥姥偏疼她的原因。
在医院住了两晚,昨晚医生说今天就可以出院了,一早上建国就收拾好了东西,打成一个包袱背在背上,一手拎着煤油炉子,一手端着锅往货车走。
十分钟后,何欣抱着小鹭鹭和抱着小敏的祝姥姥一起出了医院大门。
何欣和祝姥姥一起坐在货车的驾驶舱里,车内已经暖和起来了,车子很快向着农场的方向驶去。
何欣看着外面灿烂的阳光照在雪地上,出晶莹的光,微微眯起了眼睛。天气真好啊!
车子开出县城度就逐渐慢了下来,没办法,县城里那几条街道有人扫雪,县城到农场的路,可没有人扫雪。
车在雪地上嘎吱嘎吱地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车子穿过一排排低矮的土坯房后,停在一个差不多的小院门口。
这里就是何姥爷、祝姥姥下的农场,在大西北,以前叫团场,现在改名叫农场了,但大家还是习惯叫团场。
团场很大,西北地广人稀,只是辽阔的土地并不算肥沃,这里是团场一共有九个连队,一个团部。团部里除了有团队办公室,还有卫生站、食堂、学校和供销社;九个连队,按顺序三三分布排列,三连,就算是比较远的小队。
三连有一百七十几户人家,和一个连部,都是土坯房子,除了连部都有一个小院子。
三连基本都是下放的人,早期团场里的人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内地逃荒的流民,一类是从正式部队退伍后转业过来的军人,一类就是下放的人。
何姥爷家就在接近队尾的位置,是独门独院的一户。
何欣抱着小鹭鹭进了院子,院子不大,靠着厨房的墙堆着一些柴火,院子里有一张桌子,天热的时候,大家都会坐在院子里吃饭、乘凉。
何欣抱着小鹭鹭进了左手边的房门,这是何欣在娘家的屋子,不过十平米大小,因为没什么家具,倒也不算局促。
房间里的火炉已经点燃了,是何姥爷点的,一进门就感觉得到热气扑面而来,祝姥姥也抱着小敏进来,先将小敏递给等着的白建国,过来接何欣手上的小婴儿。
何欣脱了鞋,躺上床,又接过小鹭鹭,将她的包被打开,最外面的一层必须得去掉,屋子里是真的热,和外面至少有几十度的温差。
小鹭鹭的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只是看表情,应该是醒着的,眼睛有一条小小的缝隙。
何欣躺在自家的床上,身体一下放松起来,疲倦一阵阵袭来。
连生了两个孩子,何欣的身体根本没有恢复好,孕期哪怕建国一直想法找了各种吃的给她,她还是身体纤细,这会儿看着脸色还是苍白无血色,不知道她是刚生了孩子的,看着还以为是大病了一场。
何欣闭上眼睛,想眯一会。
“欣欣,先给小鹭喂奶,你再睡,这会小家伙醒着,估计也是饿了。”
祝姥姥看何欣马上就要睡着的样子,赶紧提醒她。
“嗯,”何欣挣扎着睁开眼睛,将自己的身体撑着坐了起来。
白建国抱着小敏出了屋门,和祝姥姥一起去了隔壁的屋子。隔壁的屋子是祝姥姥和何姥爷的,里面的大小和布局和这边差不多,就是多了一辆缝纫机。
这是白建国今年初才给何欣置办的,说是补给何欣的彩礼。
实际上用这台缝纫机的基本都是祝姥姥,祝姥姥的手艺好,下放后,虽然要下地干活,不能再做裁缝,但这几年没那么严,祝姥姥也能私下给队里的人做些衣服,挣个块八毛的手工费,家里的人所有衣物也都是祝姥姥做的。
也因此,缝纫机在何欣房间放了不到半个月,就放在祝姥姥的屋子里。
屋子也暖和,只是没有何欣屋子的温度高,何姥爷是想省些柴火。
这虽然是团场,可周围可没什么树,有也是团场建场时自己种的,可不能随便砍伐。
家家户户烧的都是玉米杆子,和煤。煤是要花钱花票的,大家都舍不得,用起来都是省了又省。
何姥爷和祝姥姥在家取暖也就是不结冰就行,就是点着炉子,也要在炉子上坐个水壶烧着水,总不能让火浪费了。
“妈,把火生旺些吧,您和爸年龄不小了,怕冷,小敏也小,都经不得冻。煤是没了吗?我过两天就再拿些过来。”
家里的煤基本都是建国拿来的,祝姥姥自己家是省着用,何欣哥哥,何泉家里拿了不少。
祝姥姥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嗯”了一声,儿媳也怀孕四个多月了,明年开春就要生了,这个冬天可要暖和着,煤,还是要的,玉米杆可不经烧。
自己照顾女儿一直住娘家,拿些东西贴补儿子家,也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