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又逢君(一)
这几日的朝堂并不安宁。
先是内阁次辅袁宜哲过寿,满朝大小官员皆前去袁府过寿。先帝在时,袁宜哲此人并非前太子党,也并非栾党,哪边都不愿亲近,也哪边都不愿得罪。如今新帝即位,内阁大部分官员下马,段明烛看他并非栾党,于是将他这个东阁大学士被提到了内阁次辅的位置上,多多少少,与栾鸿有抗衡之力。
这次宴席上,袁宜哲无意间提起,前太子一案中,牵扯到了太多的朝廷官员,空出了许多的职位。虽然辅大人有推举新人,但还有有许多空缺的。尤其是翰林院掌院学士之职,一直找不到能胜任之职位。
这个时候,在场有人提起了前翰林院掌院学士沈扶。称他乃延熹九年的进士且名列前茅,学识又高,若他愿意归顺,那简直是翰林学士的不二人选。
话刚说出口,便有许多人随声附和。
此时又有人称,沈扶还曾经是今上的老师,翰林院的职责本就是为天子讲经史,起草诰谕,备天子顾问。所以翰林学士由天子的老师担任,那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恰逢近些时日国史重新修订,由于翰林院无人主持大局,便有不少翰林院的官员上疏,请求恢复沈扶翰林学士之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内阁辅栾鸿也一同上疏了。
众人只道栾党视前太子党为眼中钉,而沈扶也是前太子党,辅大人为何愿意让他复位?
这话传到栾鸿的耳中,栾鸿只是淡淡回应说,都是为今上效力,只要沈扶愿意效力,他这个做辅的,自然愿意让一个最合适的人来任翰林学士之职。
请求让沈扶官复原职的奏折如雪花,堆积在乾清宫的御案上。段明烛却一直不予回应,将那些折子留中不,表面上毫不在意此事。
毕竟,沈扶曾是东宫辅臣,众人只道陛下跟他的这位老师仍有嫌隙,所以纷纷上疏规劝。
直到三日之后,段明烛终于收到了游逸卿的密信,称沈扶愿意回来,段明烛一颗悬了多日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密信上只有短短几个字:臣已劝说成功,沈大人不日回京。
虽只有这么几个字,段明烛却终于自内心地笑了。近一个月未曾见到沈扶,思念之情早已溢满心头。前些日子听闻他遭遇刺杀又遭遇下毒,段明烛日夜担忧,只恨不得能立刻插翅飞到他身边。
韩卓见他弯着的凤眸中是掩不住的笑,不由也跟着笑了笑:“恭喜主子了。”
段明烛坐在案前,翻开一本跟沈扶有关的奏折,面露喜悦:“还是弦歌有本事。”
韩卓笑道:“袁次辅是个做实事的人,向来不参与党派之争,这次能主动站出来说话,也是多亏了楚大人。”
段明烛:“弦歌身上毕竟有个三元魁的头衔,袁阁老无论再怎么遗世独立,也不可能不卖他这个面子。更何况,朝中栾党林立,朕提拔他做次辅,就是为了让他跟栾鸿抗衡,他应该明白朕的用意。”
***
与此同时。栾府。
“哗啦”一声,栾太后突然间将桌上所有东西全都拂到了地上,瓷器与地板相撞,碎裂的声音把年过花甲的栾鸿都吓了一跳。
“岂有此理!这个废太子党都被赶出宫去了,居然还有本事再回来!”栾太后怒得浑身颤抖,就连头上的金钗都在晃动。
栾鸿看了眼一地狼藉,皱眉道:“你这是作甚?冷静些!”
“你还让哀家冷静?”栾太后站起身来,“这个沈扶若是回来,那是百害而无一利!皇帝现在尚算听话,但是他已经靠着袁宜哲和那兵部侍郎楚酌,让沈扶官复原职,将来有朝一日,他羽翼丰满,到了那个时候,难道还能指望他乖乖听话,立肃王为太子?!”
肃王段承煦,正是栾太后的亲孙。是延熹帝长子段明熙的儿子。延熹十八年,段承煦出生,同年段明熙去世,段承煦在襁褓中的时候便继承了肃王之位。
栾鸿叹了口气:“这件事情不得操之过急。陛下才二十岁,现在让他立储,他会作何想?文武百官作何想?”
“你的意思是,等陛下册封了皇后,有了子嗣,再册封肃王为太子?”栾太后冷笑。“到时候就晚了!”
“够了!”栾鸿打断他。“无论如何,这件事情已成定局,你不要再出手干预。”
栾太后仍是阴沉着一张脸,有气没处。
“他们翰林院到底也在老夫管辖之下。他一个小小的五品翰林学士,能掀起什么风浪?倒是你”栾鸿转头看向她,私下无人,又是亲兄妹,他也顾不得身份尊卑了,直接出言低斥道,“你私底下派人前去刺杀沈扶,还暗中与沈家人勾结,给他下毒。结果呢?没伤到他半分!你做的这些事情,简直愚蠢!除了加重陛下的猜忌,毫无用处!”
被他这么一骂,栾太后的气焰低了不少,但却满脸疑惑:“我确实派玄羽司暗中刺杀过他,但我什么时候跟沈家勾结给他下毒了?你少把什么屎盆子都往哀家头上扣!”
“不是你?”栾鸿转头看向他,脸色微变。“那是谁做的?”
“哀家如何知道!”栾太后被他这么一骂,心里愈不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