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回到现在的弹劾案,崔相沦落到做了知府了,还被人以这样的方式弹劾。
说他有反心,还不如说圣人有反心呢。
真是无语他妈给无语开门——无语到家了。
但谏院的人,就是干这个的,风闻奏事,也不能说他们错了。
可是大辉朝不同前朝,是没有文字狱的先例的。
太祖立下规矩:“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文人喜欢写文写诗词歌赋,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此,本朝立国七十余年,还没有一个人因言获罪。
况且是为朝廷立下大功的崔相,更不可能因为一首诗,就要下大狱。
赵贞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把摞的高高的一沓劄子推开,推的力气大了些,不小心这些劄子都落到了地上。
他不想惊动殿外的侍者,自己猫腰去捡。
当看到最后一个劄子的时候,他愣住了。
这本劄子是苏大将军递上来的。
打开一看,竟然也是弹劾崔人杰的。
他们不是朋友吗?
赵贞直起身,坐在御座之上,好奇的翻开,仔细看去。
看完,他掩卷沉思,原来苏大将军并不是真的弹劾崔人杰的。
他把抬头写成“弹劾崔人杰谋逆案”,其实是为了躲过参政院官员的审查。
他怕他的劄子根本递不到皇帝手里。
赵贞皱着眉,现在朝中的政务废弛若此了吗?
本朝虽然重文轻武,但苏大将军作为皇室姻亲,十几岁就去了边关,从一个小卒做起。
二十多年,以文官的资历,生生做成了边关的统帅。
这也是本朝的特色,文官领兵事。
苏大将军虽然是将军,但官职却是文官的品阶,这样方便他的升迁。
这也是先帝对他的爱护,他本人确实是一位拿不起最轻的陌刀的文弱书生。
他的驭马术,是到了边关后,多年才学成的,期间吃了不少的苦头。
他的妻子儿女,都在京里,其实是作为一种人质的存在。
每年,他的妻子都被允许去探望他一次,住一个月,就必须回来。
他们生育儿女之前,苏大将军的父母不能和妻子同时离开京都去探望他。
有了儿女后,儿女不能和将军夫人同行。
在这样严格的制度之下,本朝武将严重缺乏。
到了最近几年,几位老将都到了不惑之年,甚至有几位到了花甲,还不能被允许回京中养老。
这是因为,边关实在是缺人才。
年轻一辈里,大多数的人,都自小去读书,考科举,不喜练武从军。
都说“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现在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人人以读书为荣,都希望能考中科举,封妻荫子,光耀门楣。
当兵那种事儿,又辛苦又危险,升迁还慢,社会地位也不高。
谁愿意去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啊?
宋原就是这样的人。
他一个勋贵子弟,科举出身的正经文人,一开始跑去大理寺,做了人人避之不及的黑脸捕快。
还专门破获拐卖人口的大案。
如果说他去做捕快打击人口买卖,是有一些私人恩怨在的。
他去边关送死,就让人无法理解了。